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日渐具体化,新能源将是我国实现气候目标、构建新型电力体系的基石与保障。
除了宏观政策整体利好,光伏创新技术也保证了光伏装机量的屡创新高。
2021年是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元年,在中国光伏大步迈向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也面临第一批组件逐渐老化进入报废的历史转折期。
目前国内并没有明确老化组件归属的相关政策,以及处理组件责任的法律法规。
现有的光伏组件回收业务,也只停留在废品回收交易的阶段。
中国的低碳发展不仅要保证光伏发电端的稳定性,同样要保证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对于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影响,因此光伏组件回收是光伏行业内外必须要面对的棘手问题之一。
现在我们知道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回收,问题是它给经济带来了哪些其他好处。
显然,需要建立适当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基础设施来管理将在不久的将来需要处置的大量光伏组件。
到 2050 年,光伏板回收不仅将创造更多绿色就业机会,而且可回收价值约为1100 亿元。
这种变化将使无需投资原材料生产20亿块新面板成为可能。
这意味着仅通过重复使用以前使用过的材料就可以生产约 630 GW 的能源。
由于太阳能价格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选择投资太阳能发电系统。
因此,太阳能电池回收领域将出现更多经济机会。
现在,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平均寿命约为 25 年,2000 年代初的许多组件都将报废。
它们最终会被填埋还是被回收?回收成本高于垃圾填埋场,回收物的价值低于原物,因此回收的兴趣有限。
但鉴于铅和锡等重金属的存在,如果废物管理不善,我们将面临另一场回收危机。
田井砂光伏太阳能板回收,报废面板中存在的有害材料如果释放到环境中,会导致严重的污染和环境问题。
为了闭合能源循环,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的下一个任务是安全处置或回收报废产品。
然而,在废物管理层次,再利用或增值回收被认为比销毁更可取。
典型晶体硅光伏组件总重量的主要贡献者是玻璃 (75%),其次是聚合物 (10%)、铝 (8%)、硅 (5%)、铜 (1%) 和少量银、锡、铅和其他金属和组件。
铅和锡如果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会导致健康和环境问题,而铜、银和硅如果有效回收则具有价值机会。
因此,垃圾填埋方案应完全由回收替代,以防止环境污染并回收面板中存在的有价值的材料。
回收太阳能电池板价值。
除了环境保护之外,也会产生经济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伏电池中的一些稀有元素,正在从环境中消耗殆尽。
如果我们能够回收这些元素,我们就可以保存地球上的稀有资源,并继续将它们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产品。
二手太阳能电池板是一个新兴市场。
当太阳能电池板因缺陷而在保修期内退回制造商时,如果可以维修,它们通常会被翻新并被再次出售。
可能需要安装新的框架、接线盒,甚至新的太阳能电池。
然后贴上标签,表明它们是二手太阳能电池板,二手价格比全新面板低 70%,由不同的供应商销售。
因为绝大多数安装都发生在过去十年中。
尽管如此,市场对成熟回收商的需求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事实上,一项研究估计,到 2050 年,旧太阳能组件中的可回收材料将非常可观。
田井砂光伏认为光伏板回收的经济价值和量级与电站的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光伏组件中“贵金属”的体量不大,因此回收技术的成本投入大、回收收益小,这一直是业内所关心和头疼的问题。
但是随着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东风吹起,光伏新增装机量在近年来一直都是超过预期并屡创新高。
以除了将焦点放在回收的量级方面,我们建议关注的点也应该放在回收高峰期何时到来的问题上。
一般光伏组件的寿命大约是在25年左右,但是有专家预估,我国的第一批光伏组件的服役年限是15年。
如果将2010年第一批“金太阳”项目视为中国光伏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开端,那么,我国将在2025年就会进入光伏组件退役的密集期,2030年则就会步入高峰期。
除了提到的回收量级还有时间,另一个和经济价值有关的因素,就是地理分布问题。
因为我国国土辽阔,运输光伏组件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是巨大的。
我国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分布在西部,光伏组件的类别也主要以晶硅电池组件为主。
但是由于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所以屋顶分布式光伏组件是重点,而类别也主要是薄膜电池组件。
所以发展对应的回收技术,需提前考虑地理分布因素对于组件回收的影响,这也是保证回收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石。
欧洲目前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光伏组件回收体系的地区。
在欧洲,回收是一个产业链的整合光伏的生产商、光伏电站还有回收企业的协同合作促使利益最大化。
除了欧洲地区之外,同样也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的韩国,规定了从2023年起,让光伏制造商承担起光伏组件回收的责任,但不是直接开展回收工作,而是根据环境部门规定的回收义务费率,支付回收费,而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支持回收服务。
除此之外,韩国政府也亲自出资建设光伏组件回收产线,以确保回收能力。
田井砂光伏认为光伏组件的回收重点是,建立一个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有了这样的前提,有技术储备的组件企业,才可以在中国光伏组件进入到回收高峰之时,有能力且有意愿去支持国家的光伏组件回收事业,进而助力整个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
而这种可持续的、成熟的光伏组件回收体系的建设,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它需要来自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可行的政策和协调,以及行业协会制定并推进行业标准以及责任细节。
田井砂光伏认为龙头企业应以身作则,发挥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领导力,积极用行动引领业内更多的企业开启“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同时发掘组件回收领域的潜在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