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海军核动力航母的发展动向,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现阶段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海军,拥有的现役航空母舰全部为核动力的超级航母,这种航母相比我军现役的常规航母的好处,就是具有近乎于无限续航能力,基本上能够在世界航行几十年,才换一次核燃料。
这一点远非目前中国现役的山东、辽宁两艘航空母舰可以比拟。
另外由于核动力航母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油,和安装大型发动机,可以节省空间,装载比常规航母多不少的武器弹药和舰载机,其作战能力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核动力航母对于我海军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国之重器,未来必须得有。
有了核航母,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保护中国的海上贸易线路,这是目前我军常规航母不具备的能力。
因此,中国当前正在加快核动力航母的研究和建设,核航母最重要就是核反应堆技术,这是核航母的核心,那么为什么我国海军核反应堆早已建成几十年,但是却迟迟没有应用到航母上呢。
确实中国的海军核反应早已建成几十年,但是这种反应堆,是应用在中国核潜艇上面,当做动力系统的,理论上是可以应用到中国未来的航母上,法国的戴高乐号核航母就是这么干的,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法国戴高乐号核航母这么干的下场。
法国没有足够的科研实力,研发出专门应用于核航母的核反应堆,只能拿技术水平相较于正经核航母反应堆,要远远不如的核潜艇反应堆凑合,但是装上过后又发现了一大堆问题,首先核反应堆的动力严重不足,因为核潜艇的排水量仅仅在数千吨到上万吨左右,法国核潜艇本身就块头小,一个小型的核反应堆足以对其进行驱动。
但是一艘航母尤其是大型的核航母,排水量都在4-11万吨之间,用潜艇的核反应堆当做航母的动力系统,无异于小马拉大车。
戴高乐4万多吨的排水量,装备了两个核潜艇用的K15D反应堆,结果仅有8万马力,输出功率仅相当于美国核航母反应堆的30%,根本带不起来。
导致航母的速度仅有25-27节,速度慢不说,而且还故障频频。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潜艇核反应堆的技术水平不行,核反应堆几年就得换一次,这就造成航母的出勤率大大降低,而且换装核反应堆相当于做大型手术,是需要解开航母甲板提取更换的,然后再一层层的把甲板修复完整,这项工程就要耗时12-30个月时间不等,因此采用潜艇核反应堆的航母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这也是我国为什么不用潜艇核反应堆,当做航母动力的原因所在,不过,中国截止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建造大型水面舰核反应堆的经验,加上这几年的摸索,中船重工已经建造了14米高的小型核反应堆,名为玲珑一号,这是我国去年建造的一款商用核动力反应堆,但是其性能可以说是达到了军用核反应堆的性能,核反应堆热功率输出达到了310兆瓦,单台反应堆马力可达14万,如果两台一起安装到未来的航母上,则可以达到28万马力,比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还要强劲。
虽然在理论上,玲珑一号可以在航母上进行应用,但是有一些技术层面的限制尚待解决,主要是商用核反应堆使用的燃料棒丰度,基本上在20%以下,燃料棒丰度丰度的高低,决定了核反应堆的整体效率,像是美国核航母的核燃料丰度可达90%以上,该型核燃料可以确保美国航母连续在大洋上航行30-50年,才进行一次反应堆的整体更换。
如果中国核航母使用热燃料丰度低的玲珑一号,在海上航行不了几年,就会因为丰度低的核反应堆燃料棒燃料用尽,而不得不回港切开一层层甲板更换反应堆,这一下几年的时间就用掉了。
这种核航母根本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战备,如果中国现阶段不顾轻重缓急强行上马玲珑一号,等于又是步了法国的后尘。
我国的武器研发都是很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路得一步步走,虽然现阶段建造了性能不错的核反应堆,但是浓缩高密度燃料棒技术,还是在逐渐发展和研发当中,离问世不远了。
一旦这项技术问题解决,中国的国产核航母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