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放出了即将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多款新型外贸武器。
这其中一款采用猛士3底盘的新型装甲突击车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由于这款突击车的外观与俄罗斯的“台风”VDV装甲车非常像,因此也引发了部分网友的浓厚兴趣,认为这款武器是兔子摸着熊过河的产物,不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简单聊一聊。
猛士3底盘的装甲突击车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虽然外观上两者非常像,但是猛士3装甲突击车与“台风”K轮式装甲车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定位上的差异,猛士3装甲突击车是一款定位于轻型合成化部队使用的装甲突击车,主要用于解决轻型合成化部队缺乏伴随式精确火力支援能力的问题。
猛士3装甲突击车采用了4×4长轴型CSK181型防护突击车底盘(特征为侧面三车窗)的长度为5.65米,宽度为2.38米,高度为2.125米,底盘重量为8吨,参考美制MCT-30型无人炮塔重量在2吨,因此猛士3装甲突击车的战斗全重控制在10吨左右。
猛士3装甲突击车采用了4×4长轴型CSK181型防护突击车底盘“台风”VDV装甲车以俄罗斯卡玛斯-53949型4×4轻型防雷车为基础进行设计。
车体进行了紧凑化处理,能够装进伊尔-76运输机货舱中,官方名称为K-4386防地雷反伏击车,代号“台风”VDV。
“台风”VDV装甲车的长度为6米,宽度为2.54米,高高度为2.4米,战斗全重13.5吨。
在尺寸和重量上“台风”K轮式装甲车比猛士3装甲突击车要更大、更重一些。
“台风”VDV装甲车不过,“台风”VDV装甲车的尺寸虽然更大一些,但是其载员数量只有8人(1名驾驶员、1名车长兼炮长和6名乘员),反而要比猛士3装甲突击车少两人。
这应该是因为俄罗斯在设备小型化方面与我国存在的差距造成的。
在机动性方面,“台风”VDV装甲车采用一部350匹马力的卡玛斯-610.10-350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10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200千米。
猛士3装甲突击车则采用了一部国产的300马力的康明斯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12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750千米。
机动性方面,“台风”VDV装甲车的最大行程更远,但是最大速度略慢,而且由于重很多,因此器全地域通过性要比猛士3装甲突击车差一些。
事实上,两者在机动性上的差异也体现了两款车辆不同的使用环境,即“俄罗斯地广人稀、大部分国土人烟稀少”,因此对续航要求更高;而“中国人烟稠密、地形复杂、公路网密集且质量较高”,对续航要求不高,对机动性和通过性要求更高。
在防护性能方面,两款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体式大容量全防护设计,在发动机舱、驾驶舱等关键部位使用了大面积的装甲覆盖件,底盘采用V形防雷设计,轮胎也都采用了钢丝加强的子午线泄气保用轮胎,也因此两款都具备了不俗的防御能力。
其中“台风”VDV装甲车按照官方说法,在安装附加装甲后能够抵御14.5毫米重机枪穿甲弹的攻击,不过这个数据明显是有水分的,按照俄罗斯的惯例,要么是防护能力被夸大,要么就是必须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实现。
车轮能抵御6公斤TNT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车体底部能抵御4公斤TNT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
猛士3装甲突击车的数据就要真实得多,在不安装附加装甲的前提下,车体能防御7.62毫米穿甲弹在100米距离内的攻击,并能防御105毫米口径榴弹破片在50米内的碎片和冲击波的攻击。
在威胁较高的作战环境还可以挂装柔性格栅装甲,增强对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筒的防御能力。
车轮底部能抵御8公斤TNT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车体底部能抵御6公斤TNT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
在防护性方面,两者对枪弹的防护能力应该都差不多,不过猛士3装甲突击车对地雷等爆炸物的防护性能更好,而且由于新型柔性格栅装甲的装备,对全世界大量装备的RPG反坦克火箭弹的防护性能也要更好一些。
在武器配置上,两款都采用了顶置无人炮塔,其中“台风”VDV采用了32V01无人炮塔,主炮为一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这也是俄军装备范围最广的一款机关炮,在发射穿甲弹时可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可以有效打击各种轻型装甲车辆,不过在对付西方国家普遍装备的重型轮式和履带式装甲车时就比较吃力了。
另外还有一挺7.62毫米机枪和6具烟雾弹发射筒。
“台风”VDV可以根据需要换装其它类型的武器系统,例如12.7毫米的大口径机枪,82毫米迫击炮甚至是“短号-EM”反坦克导弹系统。
另外,“台风”VDV在炮塔正面配备了全套的电视和激光瞄准系统,具备一定的精确打击能力。
安装了82毫米迫击炮炮塔的“台风”VDV猛士3装甲突击车同样采用顶置无人炮塔,外观上比“台风”VDV的炮塔要更加简洁,体积也更小。
同时采用了尺寸更大的光电系统,集成了完整的“红外成像、电视、激光通道”,因此具备比“台风”VDV更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在主炮方面,猛士3装甲突击车使用的应该是出口到泰国的VN-1C轮式装甲车同款的30毫米链式机关炮。
这款机炮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