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福利:遮幅式剧透号线一期南段“站名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71
核心提示:【制图】左佐【编辑】Calvin_J18号线一期南段“铁丝开放日”活动在发布之后,受到大家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对上海轨道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今天小编就来公布受邀名单被选中的"铁丝",将会有工作人员与您取得联系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上海轨道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没有被选上的粉丝也不要伤心了,别着急,今天小编就先卖个关子,让站名墙给大家讲故事。为您遮幅式剧透一下,“工业艺术美现代艺术风”艺术长卷的冰山一角。板凳搬好没,故事开讲咯……从11号线御桥站,经过换乘大三角可以“T”形换乘到18号线。御桥站:

   

【制图】左佐【编辑】Calvin_J18号线一期南段“铁丝开放日”活动在发布之后,受到大家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对上海轨道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今天小编就来公布受邀名单被选中的"铁丝",将会有工作人员与您取得联系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上海轨道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没有被选上的粉丝也不要伤心了,别着急,今天小编就先卖个关子,让站名墙给大家讲故事。
为您遮幅式剧透一下,“工业艺术美现代艺术风”艺术长卷的冰山一角。
板凳搬好没,故事开讲咯……从11号线御桥站,经过换乘大三角可以“T”形换乘到18号线。
御桥站:“御道红旗出,桥峻通星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站名墙上是一座简单的石桥,看似普通无奇,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故事:相传当年乾隆(qián lóng)皇帝离京南下,到上海后,想到南汇探望顾国师(皇帝的御前教师)。
国师闻讯,即北上迎驾,于咸塘浜(bāng)和小腰泾(jīng)汇合处,与乾隆皇帝相会。
后人为了表示纪念,将相会处的石头桥命名为“御界桥”。
该桥原为由九块石板组成的普通石桥,这便是站名墙上桥的原型。
下一站我们来到康桥站:“浦上人家乐且康,花红柳绿宴浮桥”,站名墙是一幅现代工业感十足的三角形、四边形拼图。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5月,南汇决定将周西乡、横沔(miǎn)乡位于城市外环线以北的8平方公里,辟(pì)建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1994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升格为市级工业区,并将规划范围扩大为26平方公里。
同月,经市政府批准,撤(chè)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因康桥工业区经过几年开发声名大振,周西乡更名为康桥镇。
康桥镇先后荣膺(yīng)中国十佳小康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特奥活动示范社区、上海市信息化第一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上海市安全社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上海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接着,我们来到周浦站:“周回云水游丹景,眠沙泛浦最逍遥”,一副别致的站名墙映入眼帘。
它采用浮雕工艺,一度风靡(mí)上海滩的黄包车、留声机、烟斗、礼帽和大胡子,石库门旁端坐着一位优雅高贵的旗袍(páo)女士,胶片机里似乎正放映着无声黑白电影,斑斑驳驳的画面,传递出浓郁(yù)的老上海韵(yùn)味和“老克勒”土洋结合的海派文化,悠闲又雅致,不知道会勾起多少人儿时的回忆呢。
周浦镇是上海著名的城镇,也是当年南汇经济最发达的集镇,在清末民初,周浦有“小上海”的美称。
周浦镇还是浦东地区成为陆地最早的集镇之一,历史上周浦地区大约在南北朝时开始渐渐成陆。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第一个县——华亭县设立,周浦地区隶属于华亭县。
周浦地区大约在南宋时形成村落。
不过,当时这里称为“杜浦”。
(《云间志》:“杜浦场,在县东南八十里。
”)据明朝《弘治上海志》载:“周浦镇一名杜浦,宋末诗人储(chǔ)泳故里也”。
储泳,字文卿(qīng),隐居周浦,工诗(擅(shàn)长写诗)。
今镇南三里尚有村名储家宅。
可见,后来的周浦镇,最迟到南宋时已经形成村落。
关于周浦名字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一是周浦因四周河道如网而得名;二是据《嘉定周氏族谱》,元代有个叫周汝楫(jí)的湖广人,是宋朝周澧(lǐ)溪的十一世孙,考中进士后入上海县当官,举家搬到上海。
他的曾孙周轨,迁到了黄浦江南岸,子孙繁衍(yǎn),所居住的地方逐渐(zhú jiàn)被称为周浦。
清末洋务运动后,随着西方工业技术的引入,周浦也成为了南汇重要的现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胡明甫在周浦开设南昌碾(niǎn)米厂,以柴油机为动力。
宣统三年(1911年)创办的周浦协盛布厂,开始用机器织布,是南汇近代纺织工业之开端。
当然,当年周浦最有名的工厂要算1920年创立的大中华火柴厂。
现在很少人知道,在1920年代周浦曾经通火车,这条铁路线从周家渡至周浦,1925年开始运行(周家渡:浦东新区西南部,上南路北端沿黄浦江一带)。
一开始行驶的是36.8千瓦铁路汽油车,到了1927年改驶55.1千瓦蒸汽机车的小火车,这条铁路在1957年拆除。
从清末民初开始,周浦被称为周浦市(县治下的一个市),这个周浦市的名称,断断续续一直被沿用到1951年。
1958年11月,南汇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周浦地区隶属(lì shǔ)于南汇县。
繁荣路站:“繁林已坠叶,荣盛风雨歇”,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一片完整的叶包括:叶片平展,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叶脉是叶片上分布的粗细不同的维管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中起输导和支持作用,为叶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输出光合产物,又支撑着叶片,使能伸展于空间,保证叶的生理功能顺利进行;叶柄支持着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
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供食物,遮风挡雨。
“叶”有很多寓意:开花散叶,枝叶繁茂,寓意子孙繁衍(yǎn)兴旺,中国人都喜爱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其乐融融,佩戴翡(fěi)翠树叶,寓意开枝散叶,子孙万代,血脉与精神可以永远传承;一夜成名,如果将树叶与鸣蝉巧妙结合,叶与鸣搭配,“叶”谐(xié)音“夜”,“鸣”谐音“名”,寓意功就名成,给人带来希望和动力,类似的还有树叶与猴、蝙蝠等结合,其中“猴”谐音“侯”,寓意“一夜封侯”,“蝠”谐音“福”,寓意“一夜有福”;大业有成,在中国汉字中“叶”谐音“业”,形容事业有成,步步高升;此外,“业”同“叶”的还有“安居乐业”,形容家庭幸福、国泰民安。
“大业有成”“安居乐业”都是兆头好、寓意佳,对于事业、家庭和生活都是非常好的。
了解周浦发展规划的人应该知道,在繁荣路和沈梅路之间,将建成小型金融商业圈,含有大量商业业态,随着5、8、16、18号线大运量公共交通的开通,周浦区域的发展必将迎来无限空间。
这也是规划引领、布局未来、大业有成的典型例证吧。
沈梅路站到了,“站名墙有故事”继续开讲:“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
“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hēng),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zhēn),代表坚定贞洁。
”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
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这些美好的寓意,与沈梅路站周边方兴未艾(ài)、蒸蒸日上的智慧产业园也算是一种巧妙的契(qì)合吧。
站名墙右侧选取了中国江南古建筑的典型侧面:“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宋朝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形象地说明了庭院式组群布局的重要特征,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
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
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
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建筑所蕴(yùn)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鹤涛路站:“鹤鸣远岫(xiù,山)千林晓,鲸展洪涛万里雄”,鹤是象征长寿、清高和吉祥的一种鸟类,自古已深得人们的青睐(lài)和钟爱,更何况一千多年前这里所产的鹤,据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竟还是一种不属“凡格”的鹤,她“丹顶绿足,龟背斑纹”,不同凡响。
正因为这样,这里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向往(xiàng wǎng)。
宋室南渡(建炎元年(1127年)南渡,是发生在北宋、南宋交替时期,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金朝军队的南下追击,而逃至江南的历史事件)时,曾引来了一批名士在此定居下来,到元代,还引来了著名书画家赵盂頫(yú fǔ)和文学家杨瑀(yǔ)等一大批文人学者,经常来此遨(áo)游息居。
众多文士的到来,既为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kuài zhì)人口的诗篇,同时也使这里变成了一个人文荟萃(huì cuì)之地。
以后,这里的鹤虽然不知已于“何年海外去”了,但是此处“招鹤轩(xuān)前的好风景”和“鹤窠(kē)村里的鹤坡塘”却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吸引着大家继续来此一游,追忆那世事之悠悠。
鹤涛路站服务航头拓展大型居住社区基地,给市民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不属‘凡’格”出行工具,接地气,惠民生。
下沙站:“楼台在烟杪(miǎo,树梢(shāo)),鸥鹭(ōu lù)下沙中”,沙为自然出现的、被分割得很细小的岩石,沙子最一般的成分为二氧化硅(guī),通常为石英的形式,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和质地坚硬,足以抗拒风化。
沙子会被风或水堆积成海滩、沙丘、沙洲及其他种类的地形,也会借由搬运作用传播到各地。
《诗经·大雅》:“凫鹥在沙,来燕来宜”,凫(fú):野鸭,鹥(yī):沙鸥,就像野鸭沙鸥在沙滩上自得其所那样恬适愉悦,站名墙上散布斜纹大浪淘沙,淘(táo):用水冲洗,去掉杂质。
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风云激荡中经受考验、接受筛(shāi)选,象征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下沙镇是南汇地区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在其未成镇前,此地因地僻(pì)风清和鹤的产地而曾名“鹤沙”。
鹤沙地区形成集镇,根据史志的记载,那应该是南宋乾(qián)、淳(chún)年间(1165年~1189年)华亭县设置浦东、袁埠(yuán bù)、青村、下沙、南跄(qiāng)五大盐场以后的事情了,由于下沙盐司署设置在这里,才使这里逐渐成集,并从此改名成了下沙镇。
下沙镇长期留传下来的每年农历三月廿(niàn)八迎神赛会时,必须将位于老镇北街节使堂里的神像,先抬到今沪南公路以西约1公里的岳庙中,宿上一夜后再迎回的习俗,就是一个明证。
最后,我们来到了终点站——航头站:“鱼跃翻来入彩航,山桃红花满头上”,站名墙取云淡风轻、桥头起航之意。
航头镇素有浦东“金三角”之称。
航头史称鹤沙,是浦东最早成陆的区域之一。
航头镇由原下沙镇、航头镇合并建立,位于浦东新区南部偏西,和奉贤区、闵行区接壤。
航头镇先后荣膺(yīng)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百县千乡万村无邪教创建示范镇,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科普示范镇、上海市平安社区等称号。
按照《浦东2040年总体规划》中“‘浦江-周浦-康桥-航头’城镇圈的组成部分,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建设具有良好居住环境和完善生活配套的宜居城镇,浦东重要的大型居住社区”的功能定位,航头镇坚持“生态、生活、生产”融(róng)合发展,把“宜居城镇”作为发展居住的主要功能定位,强化生态功能、产业功能对宜居功能的支撑。
是不是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呢?没关系,待18号线一期南段开通后,你可以下车,放慢步伐,移步赏鉴,每个站台、站厅、卫生间、楼扶梯、出入口的每一处细节,体悟(wù)上海地铁人的匠心手作,给您带来的愉悦、美妙、便利和欢快……【信源】申通地铁建设集团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