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打破“洋”电机垄断!国产大功率原油发电机组海上点火动车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日前,在中海油 “恩平15-1”海洋钻井平台上,由中国船舶陕柴重工承制的国产首套SXD-MAN16V32/40型7600KW原油发电机组实现海上点火动车成功,并顺利并入平台电网,正式担负起为平台生产、生活提供电能的重任。截止9月17日,机组已连续运行1周,各指标参数正常,运行平稳!恩平15-1中心平台是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油田群开发项目最重要的海上设施,由上部组块和导管架两部分组成,总高度约160米,上部组块重18880吨,总重量超过3万吨,是目前亚洲重量最重、设备最多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

   

日前,在中海油 “恩平15-1”海洋钻井平台上,由中国船舶陕柴重工承制的国产首套SXD-MAN16V32/40型7600KW原油发电机组实现海上点火动车成功,并顺利并入平台电网,正式担负起为平台生产、生活提供电能的重任。
截止9月17日,机组已连续运行1周,各指标参数正常,运行平稳!恩平15-1中心平台是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油田群开发项目最重要的海上设施,由上部组块和导管架两部分组成,总高度约160米,上部组块重18880吨,总重量超过3万吨,是目前亚洲重量最重、设备最多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恩平15-1中心平台所在的恩平油田群是我国目前智能化水平最高、绿色低碳开发最早的油田群之一。
据悉,“恩平15-1原油发电机组”项目是陕柴重工 “FPSO大功率平台电站”科研成果工程化的首次应用,也是中海油首次引进国产化7600kW原油发电机组的大胆尝试,一举打破了海洋工程领域“‘洋’电机,贵但难舍的”的垄断局面,为中国大功率平台原油发电机组开发和应用积累了成功经验,提升了“中国制造”进军国际海洋工程市场的形象和底气。
本次海上并网供电,陕柴调试服务团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克服台风、高温、疫情等不利因素及时进驻平台,第一时间投入调试准备工作,全力保证平台生产时间节点。
面对调试准备期间平台某型设备故障,平台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突发情况,陕柴调试团队闻令而动、全力以赴,仅用半天时间完成了柴油增压橇、燃油循环橇、压缩空气撬、中央冷却橇等8种橇块及原油发电机组的状态检查、性能测试、参数调节等工作,并成功完成机组启动和并网工作,解决了平台电力供应不足的燃眉之急,展现了陕柴原油发电机组可靠的技术性能和陕柴服务人员过硬的专业素养,为保证海油平台正常生产作业贡献了陕柴力量。
与陆用发电机组相比,海上大功率原油发电机运行条件苛刻、技术要求更高,海洋环境要求机组具备防盐雾腐蚀等功能;机组所用原油燃料组分复杂多变,含重金属、蜡等杂质较高,对机组腐蚀性强;海上平台和FPSO空间有限,要求机组占地面积小、高度集成化;特殊的电站运行模式要求机组具备更高的可靠性、稳定性等。
长期以来,该领域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2010年,陕柴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国产化要求,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签订中海油流花钻井平台坞修改建项目2套SXD-MAN12V32/40原油发电机组供货合同,并于2011年11月顺利交付用户。
结束了我国海洋钻井平台主电站原油发电机组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历史,让国产海洋钻井平台用了上国产“心脏”,陕柴也由此成为第一家进入我国海洋工程原油电站市场领域的中国企业,并先后承制中海油文昌13-2油田综合调整开发项目、恩平15-1原油发电机组项目,形成了一支以设计、工艺、加工、安装、调试、服务为一体的平台电力模块成套团队,实现了陕柴由设备供应商向项目总包商的转变。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