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核电,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切尔诺贝利或者福岛: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后,寻求更为安全的核电技术就成为全球的共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发生海啸,该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受到严重的影响,先后三次泄漏高度污染辐射污水至大海。
这两个灾难性的核泄漏事故一度让人谈核色变,但是核电的确是目前唯一公认的能够有效解决人类用电问题的零碳排放清洁能源,为什么说核电技术还得看中国呢?中国核电的安全系数有多高呢?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核电发展的高峰时期,由于当时我国缺乏必须的技术和设备,先后引进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核电技术,经过长期不断的技术攻关、创新,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我们自己研发出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
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16台,总装机容量达到1750万千瓦,高于在建核电机组6台总装机量为419万千瓦的印度,和在建核电机组4台总装机容量为536万千瓦的韩国,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2022年6月28日,我国重大能源项目三门核电二期工程开工,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00万吨,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现代化,过去由于福岛地震的原因,大家对大力发展核电问题噤若寒蝉,但是,中国在核电的研究上却一只没有停步,并且已经建成了全球第一座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冷气堆核电站。
石岛湾高温冷气堆核电站在满功率运行的情况下,每年可以为国内带来14亿度的电量,能满足两百万居民的用电需求,减少9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总的来说,石岛湾核电站送电成功,不但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温气冷商用核电站的国家,让国家在核电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这座核电站的投入使用,中国不用在担心能源安全。
落后的火电站可以逐渐减少,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减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双碳战略的实施,中国曾是能源极度匮乏的国家,科技和经济一度落后西方国家,但中国人民没有认命,中国人民奋起直追,战胜层层困难,最终不但磨平了与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差距,甚至先于许多发达国家开发出了第四代核电技术并且投入商用。
攥紧核心技术,拒绝卡脖子。
石岛湾高温冷气堆核电站的关键核心技术完全由我国自主掌握,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标志着第四代核能技术领域我国成为真正的领跑者,以往核电站需要大量用水来冷却,所以基本建在沿海地区,而第四代核电是用的气冷。
这就完美地解决了选址的问题,意味着以后我们可以把核电站建在沙漠里,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防止类似于福岛事件的发生,然后用特高压输送到城市。
第四代核电石岛湾高温冷气堆核电站的成功,我们的核电技术发展水平正是进入了安全、摆脱地域限制的新台阶。
“这就像哺育一个自己的孩子,这么多年见证了它从懵懂到成熟的过程,太不容易了。
”试验负责人、核岛科主系统调试工程师黄俊平与一众科研人员亲眼证到实验成功眼噙热泪。
高温气冷堆这项技术对于我们太重要了!安全性好、发电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多模块灵活组合等特点,在核能发电、热电冷联产及高温工艺热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