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大功率的风电装备怎么安装?我国首艘满足未来、深远海、大容量、一体化施工作业要求的风电安装平台来帮忙!6月2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七〇八所设计、黄埔文冲建造的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下水!该平台长126米、宽50米、型深10米,设计作业水深70米,主吊机起重能力达2000吨,吊高距主甲板130米;最大可变载荷为6500吨,甲板面积为4200平方米。
该平台起吊能力、作业水深、可变载荷、甲板面积均为国内第一,预计年内交付,交付后将成为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进军的重要利器,并为后续海上风电施工装备树立标杆。
安全好用,值得拥有!性能先进、全面平台集运输、自升、自航、起重、动力定位等多功能于一体,配置了DP2级别动力定位系统,主要用于8MV至15MV的海上风电机组安装工作,兼顾重量1800吨以下海上风电机组基础施工,可携带4套8MW或2套12MW海上风电机组出海作业。
全国产化平台首次实现了核心作业装备的全国产化,首次实现了国产长寿命、齿轮齿条式升降系统在风电工程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安全性强即使在部分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都能够自动保持船位和方向,在风高浪急、暗流涌动的复杂作业环境中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大大提升了深远海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高标建造,精品工程!我堪称“海上擎天柱”,建造难度远超普通船舶。
我“攻技术”“抢工期”“战疫情”三线发力,实现同类型平台建造最快纪录、下水完整性创新高!“白鹤滩”号全船钢结构重量17621吨,其中特殊结构8023吨,桩腿120米近40层楼高。
面对只有30厘米升降基础作业空间、130℃-230℃的桩腿齿条高温焊接、±3毫米精度要求等施工难点,黄埔文冲建造团队制定详细三级建造策划,通过精细化筛选、任务模块化、细化施工环节,以滴水穿石的坚韧,使“白鹤滩”号实现了先行地面生产周期仅126天,主船体搭载成型仅41天,进坞90天实现主发电机动车等纪录。
同日,由七〇八所自主研发设计,我国首艘“起重+运输”一体化深远海风电施工船机——3000吨起重船“乌东德”号交付,该船单船即可完成港口装载、海上运输、起重及打桩等主要作业内容。
新一代海上风电施工船机旗舰闯!深!蓝!“乌东德”号和“白鹤滩”号是迄今为止我国设计理念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施工效率最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海上风电施工船机的旗舰,齐肩国际水准,实现弯道超车。
“白鹤滩”号交付后,将与“乌东德”号联袂亮相,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风电场、尤其是深远海风电场开发建设和装备保障能力,为后续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深远海风电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风电平台装备从这里起航近年来,黄埔文冲深耕风电装备领域,其交付的多座风电平台“各领风骚”。
国内首座桁架式齿轮齿条升降的风电安装平台,中广核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插销式自升自航抢险打捞工程船“华祥龙”号拥有漂浮和坐底两种作业模式的1600吨深潜坐底风电工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