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光伏细分行业龙头最高股价54.85(2021光伏龙头股排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122
核心提示:今日A股市场中光伏赛道重要分支TOPCON电池板块异动拉升,激智科技涨超10%,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孚能科技、正业科技、博力威等跟涨。行情数据来自:同花顺港股市场中光伏板块大涨,福莱特玻璃涨超6%,协鑫新能源涨超5%,信义玻璃涨超4%,彩虹新能源,福耀玻璃,新特能源涨超2%。行情数据来自:华盛通10月27日,光伏赛道龙头阳光电源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22.24亿元,同比增长4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1亿元,同比增长36.94%,每股收益为1.39

   

今日A股市场中光伏赛道重要分支TOPCON电池板块异动拉升,激智科技涨超10%,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孚能科技、正业科技、博力威等跟涨。
行情数据来自:同花顺港股市场中光伏板块大涨,福莱特玻璃涨超6%,协鑫新能源涨超5%,信义玻璃涨超4%,彩虹新能源,福耀玻璃,新特能源涨超2%。
行情数据来自:华盛通10月27日,光伏赛道龙头阳光电源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22.24亿元,同比增长4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1亿元,同比增长36.94%,每股收益为1.3900元。
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4.8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8.8%。
1-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52.60GW,同比增长105.9%,其中,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8.13GW,同比增长133.0%,环比增加20.6%。
1-9月份,全国主要太阳能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328亿元,同比增长352.6%。
  10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9月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
1-9月,太阳能电池片共计出口710万吨,同比增长57.5%;共计出口365亿美元,同比+84.1%。
其中,9月太阳能电池片共计出口72万吨,同比增长21.9%,环比减少13.3%;共计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0%,环比减少12.6%。
光伏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高速增长中原证券指出,得益于需求拉动,2022年上半年光伏板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得益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能源安全带来的旺盛市场需求,66家光伏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5079.38亿元,同比增长7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4.96亿元,同比增长101.88%。
其中,2022Q2,光伏板块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3.09亿元、363.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68%、113.48%,环比增长32.33%、38.75%。
光伏板块盈利能力回升,费用率下行,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周转均呈现加快迹象,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产能扩张周期资本开支扩大。
细分子行业业绩差异非常明显,净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一体化组件厂。
2022年上半年,硅料(115.42%)、太阳能电池(112.43%)、硅片(104.17%)、光伏设备(71.54%)、焊带(70.12%)和光伏组件(61.98%)营业总收入增速排名靠前;太阳能电池(1741.33%)、硅料(248.04%)、金刚线(80.27%)、光伏设备(75.49%)、硅片(75.32%)和光伏组件(71.00%)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靠前。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2022年上半年,光伏板块九成的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增速超过50%公司数量占比五成;七成的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增速超过50%公司数量占比五成。
百亿级别营业收入光伏公司达13家(主要集中在硅料、一体化组件厂、硅片和太阳能电池等主赛道),合计营业总收入3710.76亿元,占比73.06%,同比增长83.98%;合计归母净利润472.10亿元,占比75.54%,同比增长135.72%。
头部企业在资本实力、融资渠道、产能扩张力度、研发实力、销售渠道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更具备竞争优势,平均业绩增速好于其他公司。
光伏领域的竞争集中在头部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2022四季度和2023年,硅料产能将持续释放,预计光伏产业链价格将呈降低趋势,从而提高电站投资内部收益率,拉动装机需求。
目前光伏行业处于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TOPCon/HJT电池产业化提升阶段,行业远未到天花板,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估值合理的一体化组件厂、光伏设备头部企业,具体标的: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盛机电、连城数控、奥特维、金博股份。
龙头企业大扩产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迎来了一波爆发式增长。
在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国内光伏上市公司特别是头部企业纷纷宣布扩产计划。
一时间,从硅料到硅片,从电池片到组件,从光伏辅材到逆变器,光伏行业产能几乎在全面大规模扩张。
作为光伏产业链最上游、利润最丰厚的原材料环节,硅料近年来几乎成为光伏巨头们争相追逐的焦点。
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硅料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新特能源、东方希望等5家企业的多晶硅总产能为57.5万吨,大约占国内总产能的86%。
同期,全球多晶硅的总产能超过88万吨,其中我国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达到67万吨。
到2022年底,上述5家龙头企业的多晶硅总产能扩张至大约106万吨,同比增长将达85%。
同期,国内多晶硅总产能将在130万吨左右,全球多晶硅总产能预计在150万吨。
到2023年末,上述5家龙头企业的多晶硅总产能将扩张至大约145万吨;同期国内多晶硅总产能将达到170万吨以上,全球总产能将接近200万吨。
而根据市场最新预测,到2025年底,我国多晶硅的总产能可达到300万吨,全球总产能也将到达350万吨以上。
市场供需正走向失衡随着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的产能“大跃进”,下游可生产的光伏组件规模也将大幅提高。
以每万吨多晶硅硅料可生产光伏组件3.55GW为例,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总产能可生产的光伏组件规模超过530GW,其中我国国内可达460GW以上;到2023年底,全球多晶硅总产能可生产的光伏组件规模超过710GW,其中我国国内可达600GW以上;到2025年底,全球多晶硅总产能可生产的光伏组件规模超过1200GW,其中我国国内可达1000GW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池大尺寸、薄片化的不断发展,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每瓦电池片所需的硅料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就意味着,每万吨多晶硅硅料可生产光伏组件将会不断提高。
据行业评估数据显示,到2025年,每万吨多晶硅硅料可生产光伏组件规模可望达到4GW。
照此计算,到2025年底,全球多晶硅总产能可生产的光伏组件规模将超过1400GW,其中我国国内可达1200GW以上。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也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年产能将超过500万吨;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满足全球1500GW左右的光伏装机量需求。
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是大势所趋,光伏行业未来空间也足够大。
机构:光伏行业景气度提升,有望进一步开拓海外高价值市场东亚前海证券李子卓表示,受益于技术的规模化应用,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技术的电池产线扩产、投产速度加快,N型电池片产能有望迎来爆发,将创造广泛的光伏设备更新换代空间。
国联证券研报认为,在高通胀、高本土制造成本、高能源价格等三重主要因素压制下,欧美对于中国以及相关海外制造基地的组件产品将保持开放态度。
减关税降低国内通胀、本土高成本无法替代生产、传统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新能源需求旺盛等三大风帆,将助力我国组件龙头厂商扬帆远海,进一步开拓海外高价值市场。
浙商证券认为,光伏装机需求未来十年迎来十倍增长,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光伏设备将充分受益。
重点关注受益技术迭代+具平台化布局能力公司。
华盛君梳理港股市场中的光伏概念股,供投资者参考A股相关标的:产能及成本行业领先、拥有新技术或产品布局的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组件一体化龙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受益于光伏+储能双轮驱动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受益于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光伏玻璃双寡头福莱特、信义光能;受制于原材料供应瓶颈,供需格局紧俏EVA胶膜龙头福斯特、海优新材;受益于分布式光伏占比提升的正泰电器、晶科科技。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