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神电集团(中电力神集团有限公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万亿级“中国神电”诞生:身家1.8万亿 煤电整合成趋势?8月28日,七夕节,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终于“在一起”了。“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资委以45个字的正文,宣告万亿级资产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投)即将问世,这也是近年来资产规模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煤电一体化是个方向,合并后有利于产业链条的提升,增强行业组合,提高企业效率,丰富多样性。”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8万亿资产“

   

万亿级“中国神电”诞生:身家1.8万亿 煤电整合成趋势?8月28日,七夕节,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终于“在一起”了。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以45个字的正文,宣告万亿级资产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投)即将问世,这也是近年来资产规模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
“煤电一体化是个方向,合并后有利于产业链条的提升,增强行业组合,提高企业效率,丰富多样性。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1.8万亿资产“巨无霸”出炉自6月4日中国神华(601088,SH)、国电电力(600795,SH)发布几乎一模一样的重大事项公告以来,有关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实施重组的传闻不绝于耳,但从未被当事方证实。
直至8月28日,国资委官网披露消息,传闻终于得以证实。
相较于坊间昵称“中国神电”,国家能投这一名称摆脱了“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排列组合。
至此,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户数已由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降至目前的98家,数量已缩减了一半。
此次重组也将使得能源界诞生一个资产总额过万亿的“巨无霸”。
相关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神华集团总资产9982.57亿元,资产负债率47.05%,国电集团资产总额8015.98亿元,资产负债率81.75%。
由此计算,二者合并后的国家能投将坐拥总资产17998.55亿元,这约1.8万亿元的资产重组规模也超过了南北车、宝武钢等大型央企合并的规模,成为近年来最大资产规模的央企重组。
“两家企业都是世界500强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是强势企业,因此重组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国资专家祝波善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与以往“一强一弱”的重组套路不同,此次重组可谓强强联手,重组中谁占主导也有诸多猜想。
美国《财富》杂志2017年世界500强名单中,国电集团排名第397名,神华集团排名第276名。
年报显示,神华集团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2479.4亿元,净利润259.26亿元,而国电集团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1814.64亿元,利润总额131.46亿元。
从盈利能力上来看,神华集团似乎更胜一筹。
中国神华于8月28日晚间也发布公告表示,接到控股股东神华集团的通知,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投,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国电集团。
另外,重组后的人事安排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神华集团及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神华董事长职位空缺3个月,国电集团总经理职位空缺超过半年。
央企煤电一体化“刚开头”?2017年3月,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曾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凝聚力量、结构调整,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不重组肯定是不行的”。
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的合并重组横跨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
李锦分析认为,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合并是自宝武钢合并以来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合并后有利于火电行业集中度提高,对推动“去产能”,提高行业盈利水平,推动供给侧改革也具有引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重组成为煤电央企重组的第一例。
8月28日晚间,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同时披露,两家企业拟以各自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相关火电公司股权及资产共同组建合资公司。
公告显示,此次中国神华将18个净资产合计约252.63亿元的火电资产注入合资公司,国电电力此次将22家净资产合计约291.49亿元的火电资产注入合资公司。
“这两家单位是产业链的上下端,重组将使得抗风险能力提高。
”祝波善分析表示。
但另一方面,由于同属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煤电矛盾由来已久。
以2016年业绩为例,2017年3月,中煤能源(601898,SH)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已扭亏为盈,中国神华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上涨超过40%。
而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多现业绩下滑,华电国际(600027,SH)2016年年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6.53%,大唐发电(601991,SH)2016年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直接由2015年的28.09亿元变为-26.23亿元。
相较于2013年电企超九成“发大财”,近九成煤企遭遇“滑铁卢”的情况,煤电企业双方的境地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煤电联营被认为是解决煤电矛盾的“药方”。
2016年5月,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煤电联营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煤电联营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煤电联营项目竞争力。
那么在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重组之后,央企的煤电一体化趋势如何?祝波善认为,“有继续的可能”。
李锦则称“煤电一体化是个方向。
”目前煤炭央企和火电央企还包括,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国电神华合并模式将向五大行业传导在国资委加快央企集团层面重组的背景下,6月初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双双宣布停牌,立刻引发市场对于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拟重组的猜想。
昨日,这一消息终于落地。
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月28日,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发电行业中,国电集团相对较弱,而神华集团在整个煤电产业链均具有较强实力,尤其是煤炭端。
此次两大集团合并后,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加强,也会进一步优化煤电纵向产业链,同时对于推动下一阶段煤电整合亦提供了试验平台。
有关煤电领域央企重组案例的落地一直在市场的预期之中。
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央企、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已提出,要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随后肖亚庆在全国两会上进一步强调,“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领域,不进行重组肯定是不行的”;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在6月初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再次明确,要推动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指出,鼓励和推动大型发电集团实施重组整合,鼓励煤炭、电力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加强煤炭、电力企业中长期合作;而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再次强调,要继续加大央企兼并重组力度。
国资委曾提出,“年内要将央企数量减至百家以内。
”随着国电与神华重组消息落地,以及稍早前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与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中国工艺(集团)公司实施重组,目前央企数量已减至98家。
“虽然央企数量降至百家以内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央企重组整合任务的完成,未来集团层面重组整合还将继续展开。
”国资国企改革研究人士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央企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减少重复投资等目的,就必须要推动央企的并购重组,预计后续央企重组还将从多角度予以推进。
刘兴国认为,整体来看,煤炭与电力领域的并购重组还将继续,未来有可能会出现3家中央发电集团与1家至2家煤炭集团的格局。
此外,船舶、钢铁、航空运输、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央企也存在并购重组需求。
不仅如此,由于央企在服务领域的数量仍然不少,因此,后续通过并购重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同样很大。
国电、神华合并 旗下8家A股上市公司何去何从?近期在二级市场不断升温的国企改革概念又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据国资委官网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股上市公司中,“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自6月5日因“公司重大事项”已双双停牌至今。
而未停牌的港股中国神华,自消息发布后股价由绿盘一度跳涨近5%,随后股价回落,最终收涨2.08%。
对于此次重组方式,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28日晚间同时发布公告,神华集团将更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国电集团。
而国电电力出资标的资产的作价合计约为3,737,278.21万元,中国神华出资标的资产作价合计约为2,927,393.38万元,共计注入新成立的火电合资公司约666亿元。
国电电力、中国神华将继续停牌。
安信国际指出目前在政府主导电价的情况下,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分居跷跷板的两端,煤价高则电力亏损,煤价低则煤炭亏损,不利于企业盈利稳定。
而神华因其煤电联营的策略,在过去数年间维持稳定的盈利水平,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因此,煤电联营将会是此次煤电行业整合的基本方略,神华与国电的合并将成为行业整合的示范案例。
中国最大发电集团诞生!据公开资料显示,神华集团是中国第一大煤炭企业,业务以煤为基础,涉及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等,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被业内称为中国最赚钱的煤企。
而国电集团则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其为综合性电力集团,以发电为主,主要从事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业务还涉及煤炭、发电设施、新能源、交通等。
在五大发电集团中,国电集团的新能源发展尤为出色,风电装机近2583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16年12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达到8031亿元;而根据神华官方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4月底,神华集团总资产达10143亿元。
据此估算,两家集团实施煤电一体化重组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总资产超18000亿元,体量堪比当年的中国中车,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发电集团。
国电电力称,本次交易有利于深化国电电力和中国神华双方业务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煤炭供应关系,充分发挥煤电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在发电领域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和管理协同,提高合资公司发电业务的区域竞争力,避免重复投资,降低产能过剩风险;符合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长期发展需要和全体股东利益。
华泰证券指出,国电和神华双方均手握火电、煤矿资源,强强结合后,将形成上下游资源互补的局面,也有利于应对煤炭产能削减和电力市场改革。
国企改革将进入加速阶段去年,由宝钢与武钢两大钢铁巨头合并而成的宝武钢铁集团,被认为是国企改革以及供给侧改革深化的标志性事件。
而今年六月份以来,国企改革再次升温。
6月2日,国资委表示将加快央企重组;6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与中国恒天集团重组;7月11日,上海国方母基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此举标志着上海国资金融创新再起航;8月20日晚,中国联通混改方案正式出炉;8月21日,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与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中国工艺(集团)公司实施重组。
直至28日国资委宣布,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重组。
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户数已由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降至目前的98家。
此前,据媒体报道,国资委正着手拟定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配套文件,将把所有央企按照产业集团(公司)、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三类划分,文件将于年内出台。
所有央企都将纳入分类,进行改组或者兼并重组,这意味着未来央企规模将继续缩减。
三类公司“从数量上看,大致为产业集团(公司)50多家、投资公司20多家、运营公司2-3家,这意味着当前100家左右的央企还将减少约20家,兼并重组空间还很大。
央企合并可以增加市场集中度,强强联合后的央企将利用其自身充裕的资源在全球市场展开竞争,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将是国企混改的成效检验年,2017年下半年央企兼并重组大概率将加速。
“神电”诞生,谁将受益?中国联通混改方案落地后,A股市场上中国联通、洛阳玻璃等国企改革概念一拥而上,连带着5G概念也全面爆发了,炒作余温还未完全消退,此次早已闻名于市场的“中国神电”又横空出世,将会为投资者带来哪些机会呢?华泰证券指出,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突破口,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电力位列七大领域之首。
多方表态将加快推进煤电行业、重型制造装备行业、钢铁行业等领域的重组,推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煤电行业的央企重组整合势在必行。
电企合并、煤电联营、核电注入预期下,关注火电央企旗下上市平台。
电企重组序幕拉开,对于煤炭和电力企业的深度重组和整合预期将提高,其他几大发电集团的重组进度料将加速,关注五大发电集团旗下火电资产上市平台:华能国际(华能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平台)、华电国际(华电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平台)、大唐发电(大唐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平台)、上海电力(国电投旗下核心上市平台)等。
神华和国电此次合并重组打响五大发电合并的第一枪,长城证券称,煤电行业国资改革更进一步,估计会进一步刺激其它几家发电集团的重组进度,重点推荐华电国际、大唐发电、内蒙华电、上海电力等。
兴业证券认为,“中国神电”呼之欲出,国改已进入亮剑时间。
下半年国企改革将继续迎接密集催化,包括央企重组方案落地、前两批混改试点方案出台、油气改革施工方案落地、第三批混改试点确定、地方国改方案出台等,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回升利好政策相关的主题投资机会,建议密切关注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1、央企兼并重组。
关注电力、钢铁以及尚未重组的重型装备行业。
重点关注: 华能国际、华电国际、鞍钢股份、抚顺特钢、 *ST佳电、东方电气
2、混合所有制改革。
重点把握三大核心标的,推荐关注:三峡水利、 涪陵电力、铁龙物流。
3、地方国改。
山西“1+3”国改配套文件出炉,天津拟引资千亿推进混改,推荐关注:山煤国际、西山煤电、蓝焰控股、中新药业、天系基建、天房发展。
国电和神华两个集团,目前旗下共有8家上市公司,国电占7家,神华占1家。
分别是国电电力、长源电力、英力特、龙源技术、*ST平能、龙源电力、国电科环以及中国神华。
作为重组的直接受益者,除去停牌的,剩下的几家上市公司周二将会如何表现?拭目以待。
更多信息请访问证券之星 www.stockstar.com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