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甘肃省玉门市戈壁滩上寒风凛冽。
玉门鑫能5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只见数万面定日镜铺满了面积将近3.7平方公里的辽阔戈壁,它们和二次反射塔、熔盐罐等组成发电模块,最大限度捕捉戈壁滩上的阳光,最终将其转化成电能。
这一带有科幻色彩的光热电站并网发电后,可实现年发电2.19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1万吨。
而这只是甘肃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的冰山一角。
甘肃风、光资源富集,有广袤的戈壁、荒漠资源,新能源开发、维护、外送等综合效益处于全国前列。
甘肃玉门鑫能5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 摄近年来,甘肃省通过不断完善电网规划建设、深挖调峰资源、加强外送内消等措施,全力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新能源利用率一度达到96.6%。
2021年,在“双碳”目标下,甘肃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下大力气推动发展,多个重点清洁能源工程陆续建成或上马:6月,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7月,在千余公里外的陇东革命老区,另一座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也正式启动建设,陇电入鲁工程迈出实质步伐,将为甘肃“绿电”外送再添一条主动脉;10月,甘肃12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计划到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网发电……中节能(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玉门昌马风电场的风机。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 摄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截至12月10日,甘肃新能源发电量达408亿千瓦时,首次突破400亿千瓦时大关,成为甘肃电力保障系统中的一大主力。
预计到2025年,甘肃新能源装机总量将突破8000万千瓦,风光大省将迎来“风光无限”。
在今年全国煤价高企、不少省份拉闸限电情况下,甘肃向华中、华东地区足额兑现电量外送合同,为保障当地电力供需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前10个月,甘肃累计外送电量43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其中新能源送出151.3亿千瓦时。
目前,甘肃电力已外送至20个省(区、市),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力送出基地。
甘肃张掖750千伏甘州变电站全貌。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