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碳”路观察丨“水中光伏”发电亿度湖南这一新兴能源项目如低碳之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40
核心提示:编者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其中,“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八个字道出关键。在前往“双碳”目标路上,湖南将展现怎样的责任与担当?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碳”路观察》专题报道,为你层层解析湖南低“碳”之路。航拍常德土硝垸“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红网时刻新闻3月9日讯(记者 张兴莎 任晔 徐士洁)3月8日下午,当航拍镜头从百米高空扫过常德鼎城区土硝垸3000亩的湖面,

   

编者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其中,“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八个字道出关键。
在前往“双碳”目标路上,湖南将展现怎样的责任与担当?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碳”路观察》专题报道,为你层层解析湖南低“碳”之路。
航拍常德土硝垸“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红网时刻新闻3月9日讯(记者 张兴莎 任晔 徐士洁)3月8日下午,当航拍镜头从百米高空扫过常德鼎城区土硝垸3000亩的湖面,“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这片利用湖面建起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国家提供清洁电能1.05亿度,相当于50万家庭1个月的用电量。
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48万吨。
为什么要把光伏发电项目建在水里?乘坐小船,湖南建工集团湘安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王恒带领记者,穿梭在各排光伏板之间的渔船通道。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一同,穿梭在各排光伏板之间的渔船通道。
“你看,渔光互补项目优势显而易见,湖面的光伏板可充分吸纳阳光,板子之间的缝隙又可保证水体有光照,养鱼发电两不误。
”王恒说道。
几年前,土硝垸曾养殖大量珍珠,水质污染严重。
2016年,当地政府在珍珠全面退养后引进“渔光互补”项目。
2020年1月,土硝垸迎来第一次拉网冬捕,几天时间捕鱼队员们竟然在数万张光伏板下渔获20万斤,水质更是得以改善。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湘安新能源公司又研发出一种“大跨距网架结构”,相比传统支架形式,大大减少了桩基础数量,增强了光伏阵列抗倾覆稳定性,土地利用率还可提升10%。
“新技术运用在土硝垸这类100兆瓦的项目,公司还能节省成本约1500万元。
”王恒介绍。
土硝院光伏电站。
采访当天,土硝垸春光明媚,气温20℃,通过电站的监控屏幕,记者清晰地看到发电量数值在不断刷新,截至下午6时,发电量突破了67万度。
“今天太阳好,发电量几乎是历史最好水平了。
”土硝垸光伏电站站长周文介绍,电站平均日发电量约40万度,即便是阴天也可发电10万度,这些清洁电能将统一并入国家电网,再被送至千家万户。
湖南湖垸众多,“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环保利农发电方式十分切合实际,既解决了光伏用地问题,又不影响渔业发展,还可大大减少碳排放。
除了“渔光互补”项目,湘安新能源还投资建设各类光伏项目260万千瓦,包含光伏车棚、光伏屋顶、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
同时,公司还储备了大量风电项目,新能源整体产值近150亿元,规模和效益均走在全省前列。
光伏发电项目未来可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双碳’再度成为热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一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光伏发电的未来,王恒充满信心,他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未来数十年内,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成为增量能源主要解决方案之一。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