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戈壁滩的风有多大(戈壁滩是风力侵蚀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天山网记者 索蓉芝  “两两一组,做好安全措施,带好工具,快速出发。”11月17日上午,看着运维工程师们都做好了安全措施,梁涛又逐一检查完,这才走出风电场去检修风机。  梁涛是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达坂城风电场场长。“8年时间,我见证了这里从茫茫戈壁滩变成风电场。”梁涛满脸的自豪与欣慰。2013年,达坂城风电场建成投产以来,梁涛就在这里工作,他和其他5名运维工程师,常年在风机之巅保障着风机的正常运行,被称为“追风者”。  6位“追风者”的平均年龄是32.5岁。常年在戈壁滩上工作,他们的皮肤是

   

 天山网记者 索蓉芝  “两两一组,做好安全措施,带好工具,快速出发。
”11月17日上午,看着运维工程师们都做好了安全措施,梁涛又逐一检查完,这才走出风电场去检修风机。
  梁涛是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达坂城风电场场长。
“8年时间,我见证了这里从茫茫戈壁滩变成风电场。
”梁涛满脸的自豪与欣慰。
2013年,达坂城风电场建成投产以来,梁涛就在这里工作,他和其他5名运维工程师,常年在风机之巅保障着风机的正常运行,被称为“追风者”。
  6位“追风者”的平均年龄是32.5岁。
常年在戈壁滩上工作,他们的皮肤是小麦色,每当检修完风机回来,全身上下都是油垢。
到了难熬的冬季,尽管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可处于风口,他们作业时经常一脸风霜。
另一个难熬的时候是夏季,在密闭的塔筒里,刚爬到塔顶,衣服就会湿透。
  “别看他们年轻,可业务上都很成熟。
”该公司生产运维总监翟新军说,达坂城风电场自并网投运至今保持连续安全生产近3000天的记录。
  这些成绩离不开梁涛“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
同事张雨清楚地记着,他第一次出发检修风机时,都已经上了皮卡车,硬是被梁涛拽下来,让他把所有步骤再念一遍。
  在梁涛的管理“法宝”里,除了严格执行还有团结一心。
远离市区喧嚣,风电场大多时候是安静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磨练。
“我们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一起,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
”梁涛说,他们培养出了深厚的默契,团队完成一项工作时,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搭档立刻领会。
11月2日,达坂城风电场一台风机塔筒里,两名年轻运维工程师准备爬塔而上,检修风机。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摄  要说梁涛执著,那张江明则有着完不成任务不放弃的倔劲。
去年11月,接到维修风机的任务后,张江明和同事爬上塔筒检修,耗时5个小时都没排查出故障,但他们没有泄气。
匆匆在机舱内扒了几口司机送来的午饭,又投入到查找故障的工作中。
最终,他们发现是风机的变桨电机损坏。
11月2日,达坂城风电场一台风机塔筒里,一名年轻运维工程师正在检修设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摄  两人一鼓作气换好60公斤的变桨电机。
此时,机舱外已是漆黑一片。
“这时才发现我们在上面待了13个小时。
”张江明说,虽说累到回宿舍就瘫在床上不想动,但一想到能让风机正常运转,就很有成就感。
  当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他们会和家人视频聊天。
张江明说,看到7个月软糯的女儿,一天的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了。
  28岁的李强最担心的是家里老人、孩子生病时,自己无法第一时间赶到。
“只能在休假时在家里加倍做家务弥补这些亏欠。
”李强说。
  与其他运维工程师的不善言辞相比,李强性格活泼。
在工作中,他的细心让同事们很敬佩。
今年10月,李强从其他风电场调到达坂城风电场,为了熟悉33台风机,他花费了3天的时间记住了每台风机的基础数据及运行特点。
11月2日,达坂城风电场,一名年轻运维工程师正在检修设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摄  翟新军说,8年来,达坂城风电场已被打造成为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的培训基地,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岗位练兵、岗位技能竞赛、技能考核等形式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能人才。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