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王裕庆的贴文,感觉很有趣!奉为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标志的名典“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似乎不再有效。
特朗普的海湖庄园被搜查,对西方这一名言名典形成了极大的讽刺!在许多国人心目中,常拿这一名言名典印证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自由人权是多么多么的公平公正,执行起来是多么的严苛,奉为圭臬!相比于威权体制下的治理者,相比于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要先进文明高级得多。
然而,我经过考证这句名言的来历,再加上刷到的上面这个帖子,我有了新的体会。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名言来自英国第14任首相威廉•皮特他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
完整的原文是:“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房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房子可能很破旧,房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能踏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小威廉•皮特执政时期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时期。
作为著名的演说家,这样排比句层层递进的修辞、句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简单易记,层层递进,又突然转向,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私有财产固有的尊严,二,君王也得守法。
然而,充其量也只是表达了私人住宅权的神圣性和“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的古老法治思想。
这一古老法治思想,在中国传统制度体系中古已有之。
似乎已经成为天下常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其实,这句名言在西方国家的流传,主要源于德国皇帝和一个磨坊之间的故事:十八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一座无忧宫。
认为一座小磨坊“有碍观瞻”,于是要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
磨坊主坚决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
并判决皇帝在原地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
皇帝服从并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这句名言近些年在国内盛传,与公知们无限崇美西方有关,把它捧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绝对化了政府与公民的对立对抗关系。
神圣化了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理念,传播了一种混淆视听的虚假观念——私权无限大于公权!似乎这成了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标志。
川普的私宅被FBI搜查,彻底戳破了公知们的谎言!我们具体分析当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在演讲中说这段话时英国的社会状况,也和公知们表达的意思完全不符!英国首相说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不是指农民的、工人的、普通民众的财产,而是指的贵族的资本家的财富。
因为十八世纪末期,英国已经建立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的权利中心。
议会都是贵族们组成,所以首相皮特在演讲中的这句话的本意还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因为他们的土地财产都是通过圈地运动获得的,说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对贵族才有意义,对于已经是无产者的工人和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毫无意义,对于饭都吃不饱的劳苦大众与国王的对抗更是无从谈起!再来看看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