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华锐风电百科(华锐风电老板是谁的儿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105
核心提示:周末众多利好带来的“政策底”热潮,在这两天开始消退,不过受到政策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这项利好影响,让众多ST板块股票都表现的相当抢眼。 正是当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热衷于壳资源的红火氛围中时,ST锐电董事长马忠本该高兴,可他眼中却看到的都是坏消息。 “仙股”、“退市边缘”、“中弘股份第二”,网络上的自媒体们都用这些颇具危机感的标签来形容ST锐电的困境。 诚然,ST锐电的董事长马忠无法反驳,目前ST锐电股价0.99元,就是只差1分钱那也是仙股,而且就公司的表现来看确实当得起这一名号。 ST锐电戴帽之前

   

周末众多利好带来的“政策底”热潮,在这两天开始消退,不过受到政策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这项利好影响,让众多ST板块股票都表现的相当抢眼。
正是当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热衷于壳资源的红火氛围中时,ST锐电董事长马忠本该高兴,可他眼中却看到的都是坏消息。
“仙股”、“退市边缘”、“中弘股份第二”,网络上的自媒体们都用这些颇具危机感的标签来形容ST锐电的困境。
诚然,ST锐电的董事长马忠无法反驳,目前ST锐电股价0.99元,就是只差1分钱那也是仙股,而且就公司的表现来看确实当得起这一名号。
ST锐电戴帽之前原名为华锐风电(601558),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组的生产和销售,戴帽之前的董事长也不是马忠,而是韩俊良。
2011年初,顶着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风电企业的光环,在尉文渊、阚治东两大中国顶级资本大佬加持下,韩俊良带着他的华锐风电成功登陆A股,90元/股的发行价创下上交所史上第一高发行价纪录,市值近千亿,成为当年最轰动的IPO项目,创下了A股的历史记录。
不少媒体更是以“风电巨头”“千亿市值的首秀”来形容公司当年上市的盛世。
不过无数的吹捧却“成就”了华锐风电上市即是巅峰的现象。
股价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当天盘中最高价88.8元/股也成了公司历史最高价。
在谈及上市当天破发的事情时,韩俊良在访谈中表示:“华锐风电的节奏太快了,2010以前风电行业确实火热,但是我们的股价并不符合现在的经营节奏。
” 就在华锐风电上市不久之后,一件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让华锐风电的节奏慢了下来。
2011年2月24日,甘肃酒泉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导致598台风电机组脱网,损失出力84万千瓦,并造成西北主网频率最低至49.854Hz。
脱网事故暴露了突飞猛进时期风电机组质量不过关的弊病,直接致使国家能源局收紧对风力发电项目的审批,风电行业直转急下。
此外,在各路资本的追捧之下,各省的风电项目一窝蜂的上马,产能严重过剩,并网难问题暴露,“弃风”问题逐步恶化。
政策支持抽离,行业收缩,低价竞争、“市场高于技术”的基因、注重政府订单关系维护不注重产品质量,华锐风电的速成策略在政策支持垮塌、政府公关路线土崩瓦解之下,瞬间兵败如山倒。
众多行业弊端向本该在上市之后飞速发展的华锐风电袭来,迫使其业务节奏不得不放慢,不过与之对应的,是股价和业绩下跌速度的加快。
2013年,华锐风电被爆出2011年存在财务造假行为,随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证监会后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1年公司为粉饰业绩,ST锐电虚增营业收入24亿元、虚增利润2.78亿元,占2011年利润总额的38%。
其董事长韩俊良也牵连其中,最终因为财务造假行为落实,不得不交出董事长的权力棒。
据华锐风电修改后的数据统计,公司于2011年1月份登录A股上市交易,至今7次年报披露中仅仅只有3次年度呈现盈利状态,分别为上市首年的2011年,2014年和2017年。
且2014年和2017年的净利润都只在1亿元附近,而且基本都是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
如果只看扣非净利润的话,那么ST风电仅有上市首年处于盈利。
ST锐电上市至今净利润以及扣非净利润走势图 简单梳理一下:2012年、2013年ST锐电分别亏损5.8亿、34亿,公司被*ST,2014年盈利8073万挺过难关,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2016年又分别巨亏45亿、31亿,再次被*ST,在这个退市的关键节点,华锐风电在2017年又开始盈利了。
为什么华锐风电要千方百计得卡在两个亏润年度后实现盈利,相信不少投资者已经明白——华锐风电想保壳。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风电行业热度退潮,财务造假实锤之后的华锐风电,非但没有想着把公司好好延续下去,而是打着“卖壳”的念头,在股市大V的术语中叫“寻求重组”。
而在韩俊良之后,华锐风电的大股东和董事长换了一波又一波,终于在2017年3月,公司的副董事长马忠接下了这个烂摊子,继续实行着公司的“保壳”经营理念。
马忠接手之后,迅速处理公司利润问题,使公司在2017年半年度,三季度净利润扭亏为盈,虽然扣非净利润仍然负得夸张,但是保壳方面显然问题不大。
壳固然是保住了,可公司的股价却一直都在走低。
股价低一点固然对寻求并购卖壳有好处,但是一旦股价过低或者成了1元一下的仙股,那么就算这个壳性价比再高,有意向的企业也不太会看上这类“仙股壳”。
马忠也深知这一点,上任以来,马忠一直都在积极处理公司的债务诉讼等问题,力求股价不要太低,眼看股价已经跌到1元附近时,公司又于 10月16日发布回购预案,拟以不超过1.2元/股的回购价格回购金额最低5000万元、最高2亿元公司股份,所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对员工的股权激励或注销。
可是回购方案是出了,股价却毫不给面子的跌下了1元。
10月19日,ST锐电再发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大连重工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增持公司股份,如公司股价低于1.05元/股,则重工起重将通过股票二级市场公开增持至少1000万股,最高不超过1亿股。
而在近期,公司又与大连重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国内外海上风电及新能源开发项目,推进海上风电行业及新能源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政策底释放的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利好,让许多ST股票被热捧。
之前备受诟病的*ST保千(600074)、*ST厦华(600870)等都成了热门标的。
ST锐电很着急,连着3篇公告,先是回购股票,又是增持股份,还有项目布局,着急得像是告诉市场上的金主们——我们是一家好壳。
戴帽,保壳,寻求重组,再博一个咸鱼翻生的机会,除了ST锐电之外,还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这种“卖壳鬼才”且成功翻身,这也是A股二十年之怪现象了!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