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特高压安塘线(江苏安靠超高压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380
核心提示: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16年间,创造12项中国第一,7项世界第一,7项世界唯一。天目湖边“特高压”,当惊世界殊!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到发展成为溧阳首家上市企业,仅仅12年,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业气概与“特能吃苦,技高一筹,自我加压”的“特高压”党建精神,赫然向世界亮出一张闪耀中国“大国重器”荣光的独特名片。让安靠振奋的是,5月28日在京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

   

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16年间,创造12项中国第一,7项世界第一,7项世界唯一。
天目湖边“特高压”,当惊世界殊!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到发展成为溧阳首家上市企业,仅仅12年,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业气概与“特能吃苦,技高一筹,自我加压”的“特高压”党建精神,赫然向世界亮出一张闪耀中国“大国重器”荣光的独特名片。
让安靠振奋的是,5月28日在京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董事长陈晓晖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安靠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安靠总经理陈晓凌表示,贯彻落实总书记“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示精神,安靠将超前实施先锋输变电技术的科研攻坚,以引领全球未来超、特高压能源电网发展。
再攀高端的信心,还来自各级领导的肯定与鼓励——三年来,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等领导相继到安靠考察调研,对安靠抓党建、攀高端、争第一所创造的奇迹给予高度赞许。
4月22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带领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苏省省长吴政隆陪同下来到安靠智电江苏中关村厂区。
李锦斌考察调研后赞叹:“作为一家能源装备型民营企业,十多年以‘特高压’精神做成国际领先的超、特高压‘大国重器’,了不起!”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溧阳市委书记徐华勤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弘扬安靠“特高压”精神,为实现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目标奋力前行。
5月19日晚,央视《大国重器》第三季《动力澎湃》第3集对安靠智电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进行专题介绍。
这是继《大国重器》第二季介绍安靠电缆连接件和地下输电技术后的又一次报道。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攀高端打破国外垄断推进产业跨越初战告捷2006年,30岁刚出头的陈晓晖与兄弟联手创建安靠时,我国虽然已是电缆生产大国,但在电网中却没有一米国产超高压电缆在运行,因为电缆要配合连接件才能组成一条完整的电缆线路,由于超高压电缆连接件长期被国外垄断,扼制着电缆产业的发展。
正因为依赖进口,国外供应商不仅趁机抬高供货价格,而且开出苛刻条件:要连接件,必须连电缆一起买。
安靠亮相,目标鲜明: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需要,自主研发和生产中国人自己的电缆连接件,争做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超高压电缆输电系统方案供应商。
“面对严峻挑战,憋气不如争气,只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没有迈不过的坎,登不了的山!” 陈晓晖的豪气,开启了安靠攀高端、反垄断的发展序幕。
从那时起,研发生产安全可靠的电缆连接件,成为安靠人最质朴的共识与追求。
可摆在安靠面前的困难远超出想象,国内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没有现成产品制造设备,没有能用的超高压绝缘材料,基本要从零开始。
有专家劝说安靠先从110kV做起,等产品做成熟被市场认可了,再去研发500kV、330kV电缆连接件。
此前,国内主要的几家高压电缆企业花了10多年也没研发成功,安靠作为一点基础也没有的企业,至少要做8至10年的准备。
同年,安靠就成功研发出可以替代进口的110kV电缆连接件,并在国网招标中被选用,由此打破了我国110kV电缆连接件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成功实现自主生产与供给。
初战告捷后,安靠瞄准更高目标:研发全球仅有4家行业巨头能生产的500kV超高压电缆连接件。
2007年,安靠集中技术力量日夜攻关,首只产品通过试验终于在年底亮相。
然而,因业界难以置信,产品面世两年间竟无人问津。
前机械工业部一位老领导鼓励说:“权且作为进口产品的压价陪衬吧。
”新机遇2009年,安靠迎来新机遇。
当年,总投资60亿元的山西同华电厂要用500kV的电缆系统,按常规开展国际招标,可先后两次招标,国外企业嫌所供产品少、交付工期紧都不愿来参加投标。
仅有意向的一家日本企业表示:“要我们干可以,但不会接受投标条款,价格和交货时间都必须我们说了算。
”同华电厂领导心知肚明,如按日方交货工期,要比原计划晚10个月,算上各项成本和发电所产生的效益,电厂每月要损失1个亿。
安靠闻讯,立即赶赴山西承诺:产品性能质量超国际标准,质保10年,并终身免费维护,价格比国外便宜三分之二,运行正常再付款。
面对诚意和自信,审阅安靠各项超过国际IEC标准的数百上千次严格且近乎苛刻的试验数据,同华电厂果断决定试吃“国产应用”的第一只“螃蟹”。
签下合同后的安靠,仅两个月就交付使用,让电厂提前1年发电。
这个产品尽管只占整个电厂投资的千分之一,但正因为解决了这关键的千分之一,就为国家创造了12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安靠的完美一搏,让长期垄断着中国超高压电缆市场的国际巨头开始反思。
势如破竹2010年,由三峡总公司投资的我国第三大水电站——三峡向家坝水电站开始招标。
该电站单个机组容量达800MW,为世界之最,其输电使命维系上海未来五分之二的电力供应。
尽管电站的核心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等应用全面国产化,但500kV电缆系统还需向国际招标。
国际能生产的5家企业闻讯后竞相参与,幸运的是,这样的大工程,安靠也拿到了一张入场券。
作为一个关键部件的设备供应商,安靠这次还充分准备了电缆系统的解决方案。
因为,此次竞标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有整个项目的交钥匙工程。
让评标委员会惊叹的是,没有水电项目经验的安靠,所递交的工程技术方案,竟超过3家具有30多年经验的国外企业,排名第二。
能不能给安靠机会?三峡公司有些纠结:500kV电缆系统是电站的大动脉,如果选择了没有经验和业绩的民营企业,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不仅是数亿元的发电经济损失,而且要耽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电力供应,造成的将是负面的国际影响。
然而,在组织展开的各专项交流答辩中,安靠凭借专业、自信与民族责任感,让高度重视能源装备国产化的三峡公司对安靠又有了充分的了解。
经三峡公司党组反复研究,最终决定把招标的4条线路全部交给安靠。
安靠终于和三峡一起,以超高压电缆水电系统全面国产化方案,为这次招标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中标,让安靠在业界扬眉吐气。
从此,安靠在福建仙游、浙江仙居、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岩滩水电站、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等大型电站500kV超高压电缆系统招标中势如破竹,自主创新的这种能源输送大动脉,终于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了。
补齐短板2015年5月4日,为苏丹提供60%电力供应的麦洛维水电站500kV电缆连接件出现故障导致全国大面积停电。
该国向法国、德国等4家供应厂商求助,得到的回复均需2个月才能完成修复。
危急时刻,苏丹政府向中国求援,安靠得到相关指令后马上奔赴现场,仅一周就完成抢修,让苏丹重现光眀,苏丹能源部长专门录制视频向中国、安靠感谢致敬。
而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解决了一个国家危机的故事经央视及国外媒体报道后,立即成为美谈,业界由此领悟到中国装备大国的威力。
攀高端,反垄断,2006年至2014年,安靠在研发和生产超高压电缆连接件中,接连创造了6个中国第一,3个世界第一。
不仅打破国外垄断,补齐了超高压电缆系统的最后一块“短板”,而且把国际市场价格压低65%。
据统计,2010年至2016年,安靠作为全国唯一系统方案供应商,拿下了国内近80%的500kV电缆输电项目,用中国自己的设备技术保障了国家500kV电力能源大动脉的安全。
不仅如此,还有效推动了我国电缆工业从高压到超高压的跨越,电缆产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迈进,更为企业第二阶段发展奠定了底气。
“特高压”党建精神造就国际领先的超高压地下输电凭借7年研发成就,安靠被列为国家首批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先后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和省级火炬计划、省级科技攻关计划及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瞄准目标面对重任,精谋企业战略走向的陈晓晖,把“十二五”发展目标瞄准更高电压、更大容量、更为安全的超、特高压电缆输电系统研发。
他坚信,只要认准方向,凝聚团队力量,汇集科研智慧,就能爬更陡的坡,攀更高的峰。
为此,他根据特高压产业要求,把“特能吃苦,技高一筹,自我加压”作为党建精神,并将安靠党组织命名为特高压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作表率,当旗手,团结带领广大员工,争做创新工匠,释放敬业能量。
从此,安靠人对“特高压”的追求,凝结成总经理陈晓凌高度概括的两句话:传输巨大的绿色能源,传递超常的精神核力!2011年,安靠斥资建成了1000kV特高压地下输电研发中心。
当时,1000kV输电在全球电网中还处于概念阶段,但陈晓晖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特大型城市建设,必将出现巨大能源需求,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与储备,就能为放大未来能源动脉、助力城市发展赢得先机。
尽管超前研发难以创造附加值,甚至成为包袱,但置身国家鼓励创新驱动发展的好时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既然想到了、发现了,就应志存高远去博弈……在今天看来,安靠的远见卓识,可谓有的放矢。
让业界惊讶的是,安靠在率先建成特高压输电中心的基础上,又超前投资1亿元建立了超、特高压地下智能输电研究中心。
在陈晓晖、陈晓凌兄弟俩看来,超、特高压地下智能输电,不仅环保省地、安全高效,而且能消除城市上空电力传输的“蜘蛛网”,真正为能源供应“造血通脉”。
依托超、特高压地下智能输电研究平台,安靠集中科研力量向4个领域发起攻坚:超、特高压地下输电技术;输电线路智能监控技术;电气机械工程技术和高压新材料技术。
率先取得研发突破的是气体绝缘输电技术(GIL)。
在超、特高压地下输电技术中,气体绝缘输电技术(GIL)被国际业界视为“皇冠上的明珠”。
安靠摘下这颗明珠后,旋即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江苏省溧阳高新区)投资3.5亿元上马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产业化项目。
2016年2月16日,项目主体竣工,并通过1000kVGIL产品实验,拿到了全球第一个特高压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试验报告,由此标志中国特高压地下输电技术全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颇具戏剧性的是,当外商向超、特高压地下输电技术发起研发总攻时,安靠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缆和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两种地下输电技术的公司。
2019年12月18日,由安靠实施的我国首条应用于电网地下输电的50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在武进通过专家评审并成功投运。
2020年8月8日,由安靠承建全球最长的中化集团鲁西化工220kV三相共箱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建成并成功投运。
该工程创造了3项世界和国内第一。
业内专家表示,这项新技术的突破与实施,不仅保障了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产品国产化,解决大型城市中心区用电负荷问题,而且对国家电网加快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党建引领“创造‘第一’的能量,是‘特高压’党建精神的升华。
”陈晓凌说,在“特高压”精神感召下,公司上下形成共识:只有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干常人不能干的事,受常人不能受的委屈,才能化解一个个难题,勇闯一道道难关。
安靠所承建的中化集团鲁西化工项目,就是最好的佐证。
中化集团鲁西化工招标的外电引入项目,是国内化工行业首次运用GIL技术在园区内输电,也是国际上最长220架空GIL,技术难度和行业示范效应不言而喻。
2019年12月,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与两家央企参与了这次招标。
开标结果,安靠价格比其他企业低40%,施工时间为4个月。
让中化集团疑惑的是,其他企业给出的施工时间为9至10个月,安靠4个月能完成吗?为打消顾虑,安靠用合同承诺:每迟一天罚款90万元。
同行都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约定,是个注定完不成的合同。
签下合同后,安靠立即召开誓师大会,生产部经理张增富主动请战,立下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的军令状,并制定了施工推进表和春节全面加班计划。
作为党员,他明白这个项目对公司的重大意义。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12月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施工部署。
是协商合同延期,还是逆势而上?面对两难选择,公司领导明白,疫情虽是延期的理由,也是保护员工的对策,但违约丧失的不仅是信誉,更会给中化鲁西造成每天数亿元的损失。
看着公司领导焦虑神情,张增富向全体生产人员动员时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危难时刻,我们必须发扬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精神!”与张增富一起请战的公司副总经理王春梅,主动要求带领行政人员上阵。
这样,一支由生产一线党员组成的鲁西生产突击队,和一支由党员行政人员组成的支援突击队,给所有生产人员、生产服务人员增强了信心,由此急速打响一场攻坚战。
党员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一线员工4个月没有回家,连续100天的高强度超负荷作战,终于如期攻下堡垒。
“疫情期间调整合同条款,我们做了延期4个月的考虑,毕竟在不可抗拒因素下要兼顾人性化,但安靠却迎难而上。
”鲁西化工领导感叹说,在这么多年合作的供应商中,安靠的精神境界与攻坚能力是超乎想象的!打破垄断从党建引领攀高端,到打破垄断争第一,安靠在2014年至2020年的第二个7年发展阶段内,先后创造了3个中国第一,3个世界第一,4个世界唯一,并为国家电力建设节约了数十亿元。
圆满实现了超特高压领域智能输电系统的研究、工程设计及总包工程,以及由单一的设备研发制造向现代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的目标,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超、特高压电缆输电系统方案供应商。
让先锋输变电技术引领全球未来超、特高压能源电网发展就在业界惊叹安靠所创造的一系列奇迹时,2017年2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传出捷报:安靠成功敲钟上市创业板,成为溧阳首家上市企业。
上市的背后,蕴含着安靠再攀高峰的勃勃雄心:以更强的资本,全新的思想和概念,首创先锋输变电系统全新技术,缔造能源新心脏,创新电力主动脉,引领全球未来超、特高压能源电网发展。
靶向2021年至2030年,向电网新的智慧模块变配电技术迈进,创造5个中国第一、3个世界第一、2个世界唯一,将公司打造成为“以先锋输变电系统装备制造为基础的世界一流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平台”。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攻关与生产难度是以前的数倍,但恪守“特高压”党建精神的安靠人明白:只要齐心冲锋,就能攻占险峰。
“优秀企业肩负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安靠的责任既要推进民族工业的自主研发与供给,还要为世界能源革命树立新标杆,贡献中国的大国能量。
”在陈晓晖的家国情怀感染下,科研团队默契攻关,生产员工紧密配合,安靠由此创下了投资装备95%为自主研发生产的佳话。
凭借量身定做的装备,超、特高压由地上转入地下后,很快取得新突破:高电压大容量GIL输电由原先一个壳体内放置一个导体,到现在一个壳体内同时放置A、B、C三根导体,相当于3至5条电缆输送电能,一举刷新了世界输电新高,降低了地下管道输电的施工难度与成本。
至此,安靠以完成超高压电缆连接件国产化,使中国实现了超高压电缆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从完成电缆输电到气体绝缘GIL输电,实现了高电压大容量的地下输电造就城市电力大动脉;从输电整体解决方案到智慧模块化变电站建立,电网的全新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电力装备的制造、服务系统产业链。
然而,要让先锋输变电技术引领全球未来超、特高压能源电网发展,安靠还需以超强的能量再攀高端,唯此才能在十年内实现所瞄准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世界唯一目标。
山高人为峰陈晓晖表示,多年来,公司视党建为生产力,全体党员与青年员工,以“特高压”精神为动力,自觉把民族复兴与自己的青春、理想结合起来,勇于担当,志存高远。
所涌现的特能吃苦、技高一筹、自我加压的许多生动故事,让他充满信心。
公司创建初期,直面的最大难题是超高压电缆连接件绝缘胶注射和硫化生产工艺。
正因这项工艺不能突破,让中国的超高压电缆连接件落后国外企业30年。
然而,这项工艺如果不能精准将温度、压力、速度与设备完美配合,重达50公斤的产品内只要有几微米的小气孔,就会被高压电场击穿绝缘,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陈晓凌说,一个产品直接材料费达5万多元,一天生产三四个,因温度没控好,压力太小了,硫化不到位,报废试品几乎堆成小山,这给生产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手握设备开关发抖……“能不能让我试试?”一向默默无闻的公司仓库木工班党员工人尹达林斗胆走进领导办公室主动请战并陈述理由:“我进公司前是干精细活的木匠,得知绝缘胶注射和硫化生产有难度,我忙完木工班工作后就去试制现场学习琢磨,经过对设备性能、材料特性和关键工艺研究,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
”领导的开明让尹达林不负众望,伴随每天每次试验品各项性能指标的不断提升,团队士气大增,终于在第15天,产品在超高压试验大厅加压试验的数字成功提升到750kV,现场一片欢呼。
尹达林由此成为国内第一个超高压电缆连接件绝缘生产工程师,并被公司任命为技术部副经理。
他的华丽蜕变,激励着追求技高一筹的安靠人。
特能吃苦,自我加压,造就青年英才。
30岁的年轻党员唐伟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学毕业来到安靠工作的他,很快成为技术骨干。
担任GIL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后,迎面遇上一道世界级技术难题——在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中,淮南至上海1000kV特高压工程是最后的关键,需在南通苏州段建设万里长江第一廊,是世界首次用特高压GIL在地下输送电力。
GIL是用密封在壳体和导体中间的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绝缘,如果气体通过壳体焊缝泄漏,就会造成特高压电网巨大事故。
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对工程提出了“零泄漏”技术要求。
然而,这个产品的铝质壳体之前一直采用焊条和气体结合的传统熔焊方式,理论和实际上都存在气孔和夹渣,要解决漏气风险,必须有全新的焊接工艺来替代,而这种焊接工艺之前主要用于火箭的器身和蛟龙号艇身的焊接,能否引用到电力装备制造中来?唐伟伟承揽了这个重大技术创新任务后,立即带领研发一组走进车间,建了个淋浴房,铺设了12张床,并击掌宣誓:不干出来,不出车间!这项技术焊接的工件长度之前不超过4米,安靠研发7年多才成熟。
而GIL的件身长达18米,与相关院所专家交流,他们认为,焊接18米整体,简直是天方夜谭,可行方案就是用3个6米拼装,一年交货也很紧,且不能保证质量。
面对专家的结论与提醒,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唐伟伟毅然决定:设备、工装、工艺,自己研发自己摸索。
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小组人员吃睡车间连轴干,实在熬不住就打个盹。
经过4个月日夜攻关,产品终于成功亮相。
中国焊接泰斗潘际銮院士来到安靠检验产品后惊叹不已:“真不敢想象,一个民营企业竟攻克了搅拌摩擦焊上应用最大型复杂的工装、工艺难题,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鉴定报告上,安靠的这项技术被认定为“填补二项世界空白”,并签下了国际领先产品鉴定意见。
而这项技术以世界级工程——苏通特高压GIL的最大亮点,成为全新电力设备制造关键工艺。
安靠新气象一个人,一种景致,演绎企业精彩;一个人,一份智慧,增强发展潜能;一个人,一匹骏马,竞相拼搏呼啸。
不仅如此,“特高压”党建精神还放大了社会责任。
当疫情袭来,安靠向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供电系统给予设备与技术援助,并为武汉江夏区妇幼保健院定向捐赠人民币100万元,捐赠口罩5.6万个,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此外,经常组织员工爱心捐款,爱心献血,定期向溧阳市慈善总会捐赠,帮助陕西省国家深度贫困县白河县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同时,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项目捐款;为社渚镇湖西村出资开发农业项目,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可以说,在党旗的辉映下,肩负民族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安靠任重道远。
陈晓晖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用先锋输变电技术引领全球未来超、特高压能源电网发展,是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创新之举,策应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安靠将接续攀高端、争第一,不断彰显中国的骄傲……内容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