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太康县城南规划(太康县2020年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59
核心提示:太康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 项目名称:太康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类 型:批前公示公示类别:总体规划用地位置:太康县域公示期限:30日公示日期:2016年09月05日至2016年10月20日经办单位:太康县人民政府咨询电话:0394-6812565 6822087附加说明:查询详细内容,请出示身份证明,到我局办理相关手续后查询。依据《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证》、《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特此公示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时间内向我局反馈。信访处电话:0394

   

太康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 项目名称:太康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类 型:批前公示公示类别:总体规划用地位置:太康县域公示期限:30日公示日期:2016年09月05日至2016年10月20日经办单位:太康县人民政府咨询电话:0394-6812565 6822087附加说明:查询详细内容,请出示身份证明,到我局办理相关手续后查询。
依据《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证》、《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特此公示 。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时间内向我局反馈。
信访处电话:0394-6812565 6822087详细内容:县域城乡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图、县域城乡产业规划图、县域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图、规划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县城功能结构规划图、县城综合交通规划图、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图。
第一章 县域城乡体系规划第一节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城镇化发展方针与原则 (1)城镇化发展方针 坚持分类指导,聚集建设县城,着重培育重点镇,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建制镇、乡集镇和中心村,推进城、镇、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城镇化发展原则 坚持城(镇)乡(村)全面统筹的协调发展城镇化;坚持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集约化发展城镇化;坚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有序发展城镇化;坚持保护生态环境、适合生态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
县域人口规模 近期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166万人,常住人口为126万人; 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为177万人,常住人口为141万人。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规模 近期2020年,县域城镇人口为52.2万人,城镇化率为41.4%; 远期2030年,县域城镇人口为82.6万人,城镇化率为58.6% 第二节 县域城乡体系布局县域城乡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心、三轴、三片区、六重点”的城乡体系空间结构。
(1)一心 以太康县县城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极,为全县提供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2)三轴 以106国道、311国道、326省道东段和003县道西段为空间发展轴,带动区域发展,构建区域空间联通网络,成为县域的主要发展轴。
(3)三片区 以太康县城、大许寨镇、独塘镇辖区范围作为中部片区,以综合服务功能为主;以朱口镇、马头镇、张集镇、老冢镇、符草楼镇、马厂镇、高朗镇辖区范围作为东南片区,以工业制造和机械加工等功能为主;以龙曲镇、常营镇、清集镇、逊母口镇、板桥镇、王集镇、转楼乡、杨庙乡、高贤乡、芝麻洼乡、五里口乡辖区范围作为西北片区,以农副产品输出功能为主。
(4)六重点 确定常营镇、朱口镇、板桥镇、张集镇、老冢镇、龙曲镇作为县域内的重点镇。
结合太康县各乡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巩固常营镇、朱口镇、板桥镇、张集镇、老冢镇的发展和带动作用,积极提升龙曲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县域城乡体系片区规划指引 根据县域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及未来发展潜力,将县域分为中部片区、东南片区、西北片区。
明确提出各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出各片区的农村发展模式、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发展指导意见。
(1)中部片区规划指引 中部片区包括县城、独塘镇、大许寨镇,以县城为核心,以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商贸物流业带动片区发展。
城镇化模式:该片区社会经济基础好,城镇化程度高,目前普遍存在工农兼业型的半城镇化状态,规划期内应逐步试点推进宅基地换住房、土地换社保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解决农民的居住、就业问题,将农民的集中居住与城镇化、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
空间布局引导:集中与分散布局相结合,县城、独塘镇、大许寨镇集中发展,产城一体,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外围村庄适度分散。
产业发展引导:重点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商贸物流业等产业。
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110千伏西关变、110千伏王贡士变、110千伏沿河王变、第二天然气门站、垃圾焚烧厂、龙源热电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禹亳铁路等。
(2)东南片区规划指引 东南片区包括朱口镇、马头镇、张集镇、老冢镇、符草楼镇、马厂镇、高朗镇,以朱口镇、张集镇、老冢镇为带动核心,通过特色的通用设备制造业(锅炉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现代农业带动片区发展。
城镇化模式:一方面,加快朱口镇、张集镇、老冢镇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农贸联动、工贸联动格局,以通用设备制造业(锅炉制造)、物流业推动城镇化;另一方面,鼓励返乡农民及本地农民兴办各类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同农业联系紧密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推动城镇化发展。
空间布局引导:适度集中,围绕通用设备制造业(锅炉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现代农业特色镇发展;人口主要向朱口镇、张集镇、老冢镇镇区及中心村集中,扩建优化中心村,保留整治一般村,限制拆并分散的居民点。
产业发展引导:重点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锅炉制造)、物流业,强化在豫东南地区专业市场地位;积极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220千伏太康东变、110千伏朱口变、110千伏符草楼变、符草楼镇垃圾填埋场。
(3)西北片区规划指引 西北片区包括龙曲镇、常营镇、清集镇、逊母口镇、板桥镇、王集镇、转楼乡、杨庙乡、高贤乡、芝麻洼乡、五里口乡,以常营镇、板桥镇、龙曲镇为核心,通过文化、生态特色旅游开发及生态农业带动片区发展。
城镇化模式:依靠该片区商代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及农副产品资源,重点发展商代文化、自然生态、农副产品为特色的旅游经济,通过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农副产品推动城镇化发展。
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促使异地城镇化人口完全城镇化。
空间布局引导:适度集中发展,一方面严格做好历史的保护和生态的保护,另一方面,逐步搬迁历史保护和生态保护范围内的现状村庄,向镇区、乡政府驻地及中心村聚集。
产业发展引导:依托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及观光农业等绿色产业。
区域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110千伏小郭变、110千伏杨庙变、110千伏五里口变。
县域城乡体系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一般村”五级县域城乡等级结构体系。
一级:太康县城,主要由城关回族镇及毛庄镇、城郊乡部分区域组成,管理并服务整个县域,辐射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级:重点镇,包括常营镇、朱口镇、板桥镇、张集镇、老冢镇和龙曲镇。
三级:一般镇,包括逊母口镇、马头镇、马厂镇、符草楼镇、清集镇、大许寨镇、独塘镇、高贤乡、王集镇、芝麻洼乡、转楼乡、杨庙乡、五里口乡、高朗镇等14个乡镇。
四级:中心村,共90个,是全县新农村建设重点,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五级:一般村,共308个,居民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
县域城乡体系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期末县城城镇人口为50万人、重点镇城镇人口为4—6万人、一般镇城镇为1—3万人、中心村聚集人口为0.2—0.5万人、一般村聚集人口为0.1—0.2万人。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