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月2日,著名美国科学家费米领导几十位科学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这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核能时代。
核能是原子核变化而产生的新能源,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
原子弹爆炸原理是用中子轰击铀235的原子核,使其产生裂变。
原子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很大。
1千克铀235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洛维萨核电站微小的原子核经过核裂变或核聚变后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核能,洛维萨核电站位于芬兰沿海的洛维萨市。
这座核电站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排放到大海里的废水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微小的原子核经过核裂变或核聚变后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核能。
托卡马克装置核聚变需要非常高的温度,目前,世界上没有一种材料能承受那么高的温度而不熔化,那么,用什么来作核聚变反应的容器呢?科学家想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磁场,利用磁体和感应电流产生的约束发生聚合反应,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学家首先研制出了这种实验装置,他们把它称作“环流磁真空室”,中文译音为“托卡马克”。
核电站工作原理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
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产生器内产生蒸汽,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