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变富君。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从现在开始的未来40年,光伏将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并且详细地推算了为实现碳中和,中国的光伏发电将会有500倍以上的增长。
详细内容请参见下述文章地址:错过了地产时代,碳中和的历史机会你绝不能再错过(第一篇)那么,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定是,在这其中,最值得投资的公司是什么呢?这正是变富君本篇文章要带给大家的内容。
在如此巨大的增量空间下,光伏领域自然将蕴藏着史诗级的机会。
在分析公司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光伏整体产业链的情况。
从上面这图中,我们可以概括性地一睹整个光伏产业的芳容全貌,光伏的主产业链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和光伏电站5大环节,而在辅产业链和设备产业链上,也各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其中,价值最高的环节,在图中已经用红色字体突出显示。
我们先来看看主产业链中的第一步:硅料环节。
曾经在十几年前,在光伏产业尚“两头在外”之时(技术和市场都在国外),多晶硅(硅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曾严重制约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硅料生产,曾是光伏产业链中技术门槛最高,资产属性最重的一个环节。
在现在,硅料仍然是资产属性最重,扩产周期最慢的一个环节,然而,技术上对中国来说已经不是门槛了,已有多家世界级龙头,202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52.1万吨,中国以39.6万吨的产量位居全球首位,在全球产量占比已达76%,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占比还会有进一步提升,因为今年底,通威的乐山二期和保山一期已经投产,合计扩产10万吨,另外还有协鑫的2万吨,大全的3.5万吨产能落地,全球多晶硅产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
由于硅料的重资产属性,使得其呈现出两个特点:流程化设备生产,产能投产后短期内成本下降速度较慢同一时期产能成本差异相对较小,不同时间产能成本差异梯队较大这就使得,手握新产线最多,扩产能力和产能爬坡能力最强的通威,在硅料领域的优势既难以撼动,又在不断扩大,预计在2022年将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总产能,并且拥有全球最低的多晶硅生产成本。
不过变富君并不太喜欢硅料环节,因为其技术进步相对有限,而扩产周期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最慢的,无法完全跟上整体产业的扩产节奏,因而经常出现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
从下面图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其毛利率可以低至20%,也可以飙升到将近80%,如此大的波动,也会体现在股价上,大起大落会导致投资者无所适从,追涨杀跌,虽然有成长性,但持股体验并不好,需要对硅料产能扩产情况、价格走势持续跟踪。
而且,从1年的短期看,硅料也不是好的投资机会,明年下半年,最迟到明年底,硅料目前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得到很大程度改写,将不会再维持80%毛利率了,硅料企业大概率会经历一轮下跌。
所以不用羡慕通威过去一年涨了三倍还多,通威比较好的买入机会是去年,现在已经不是好机会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你一定要买硅料公司,或者还持有通威,应该最迟明年年中前需要下车避震。
硅料不是变富君推荐的赛道,那么我们继续看光伏主产业链中的第二步:硅片环节。
恭喜你,这是整个光伏产业链竞争格局最优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拥有整个光伏产业链最大基本上也是公认最优秀的一家公司 – 隆基。
硅片看起来生产壁垒并不高,产品同质化明显,然而,其核心在于对成本的控制,knowhow的成分较大,产能建好后,如果技术优化较大,成本能持续的大幅下降。
过去几年,世界光伏成本下降的最大因素,是隆基在硅片环节,将原本不成熟价格极高的金刚线切割技术,大规模低成本量产了,由此隆基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也将光伏带到了平价上网的时代。
在这里,变富君不得不稍微隆重地介绍一下隆基的这个突破,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代表性缩影。
直到2010年,金刚线切割技术尚仅掌握在少数日本厂商手中,并且一开始并未应用于光伏行业。
彼时,国内金刚线的整个产业链,从金刚线到切割液、切割机均处于空白状态。
由于产业链极其不完整,高度依赖进口,这导致金刚线切割的成本极高。
彼时的隆基,已经将砂浆切割的成品率提高到了国内顶级的水平,并且独创了砂浆回收再生技术,使其耗材的成本比同行低了30%。
在成本优势明显的情况下,一般公司的做法自然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优势,即便有更新的技术,也不会急于“革自己的命”,更何况是还没有。
但隆基的做法非常“华为”,在分析了砂浆切割技术的前景后,包括李振国、钟宝申在内的隆基高层一致认为,砂浆切割技术的成本未来下降空间很小,金刚线切割技术虽然现在很贵,但只会消耗砂浆切割技术二十分之一的耗材,前景远大。
自2012年开始,隆基开始果断投入金刚线切割技术,尽管每片会亏损0.6~0.7元,钟宝申曾作出过一项决策,允许每家切片厂按照每年亏损不超过4000万元的标准来推广这项技术,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华为培育海思时的战略性亏损。
然而隆基其实只亏损了一年,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隆基的技术进步实在太快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家台湾厂商想成为隆基的金刚线供应商,在供货前,需要进行技术开发,做样品,然后交给隆基试用。
但隆基在金刚线上的技术突破能力让这家台湾公司望尘莫及。
最开始隆基使用0.12的线来切割,这家台湾厂商用了3个月时间提交了样品,然而,这个时候隆基已经淘汰了0.12开始用0.11的线了。
于是,这家台湾厂商又开始去攻坚0.11。
又几个月过去,等他们信心满满地再次告诉隆基已经完成0.11的线时,隆基已经开始用0.10的线了。
后来这家厂商跟隆基说,你们速度太快了,撵都撵不上,我们不玩了。
到2014年,隆基的单晶度电成本已经降低到比同行们多晶更低,光电转化效率更高。
由下面两张图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隆基的毛利率优势,核心是来自于其不断的成本下降。
第二张图挺明显的表达了,在上游硅料价格没有变动的情况下,隆基的毛利率不断提升,在这背后,正是隆基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
因此,在全球所有硅片企业中,隆基的毛利率独树一帜。
由于龙头公司在工艺上的优势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硅片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竞争格局最好的一个环节,CR5的占比高达88.1%,其中隆基一家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1%,体现了隆基在技术上和成本上的巨大优势。
同时,隆基是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的典范,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在组件领域,隆基也正在开始建立优势。
而随着明年硅料成本的大幅下降,硅片+组件将迎来盈利的大年,而且下游的整体装机量也会爆发,变富君认为,明年最迟后年,会是“隆基”年。
说完了硅片,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环节:电池片。
电池片是现在光伏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竞争也最为激烈的战场,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也是未来几年,光伏成本可能有最大降幅,效率有最大提升潜力的环节。
其它技术环节,未来的潜力应该都不如电池片了。
那么,咱们首先来快速了解一下整个光伏电池片的技术发展路线:1、铝背场BSF技术。
在p-n结制备完成后,在硅片的背光面沉积一层铝膜,制备P+层,称为铝背场电池,其量产光电转换效率<20%。
2、单晶PERC(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技术。
在电池片背面形成钝化层作为背反射器,在增加长波吸收同时增大电势差,降低负荷并提高效率。
这是目前正在量产的主力技术,当前量产光电转换效率23-23.5%。
3、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
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氧化硅,然后沉积一层掺杂硅薄层,两者共同形成钝化接触结构,量产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到24-24.5%。
4、HJT(异质结电池)技术。
在电池片里同时存在晶体和非晶体级别的硅,非晶硅的出现能更好地实现钝化效果,量产光电转换效率24-24.5%。
5、IBC(交指式背接触)技术。
把正负电极都置于电池背面,减少置于正面的电极反射部分射入光带来的阴影损失,尚处于实验室技术,目标光电转化效率25%。
当前,咱们正处于从PERC技术,向TOPCON和HJT技术变迁的时代,电池技术是决定光电转化效率的核心环节,而且在其它技术环节技术进步空间已经相对不大的现在,电池技术的发展节奏和技术路线演进方式,将很大程度影响整个产业链。
然而,电池技术其实是很复杂的,盘根交错,上面可以算是整理的一个简单“主线”,实际的技术发展路线非常复杂,而且相互交错,如下图所示:在这个技术路线图中,眼尖的朋友们一定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前首富李河君的薄膜电池又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而且,未来非常有前景的钙钛矿技术,就是薄膜电池技术中的一个分支,而且未来还可能同HJT技术相结合,得到目前在实验室中最有前景的HBC和HJT/钙钛矿叠层技术。
然而,我们知道,李河君在2015年3月以330亿美元的净资产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地区首富,实现人生巅峰后,很快就跌入了谷底。
无独有偶,光伏产业还诞生过另外一位前首富施正荣,无锡尚德2005年12月在美国上市,施正荣登顶中国首富风光无限,然而几年后,无锡尚德破产重组,施正荣从首富回归到0。
在这个背后,除了政府补贴政策导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更重要反映的正是光伏技术的飞速发展速度和技术路线的快速变迁。
几乎每3年左右,光伏就会有一次技术飞跃和变迁,无锡尚德的栽倒跟两个技术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一是由于多晶硅供不应求,一度上涨超过500美元每千克,施正荣认为未来无论如何不会跌下100美元,无锡尚德在2006年与美国多晶硅巨头MEMC签订了10年长约,长约规定无锡尚德以80美元/千克的价格从MEMC采购多晶硅。
然而,如前文分析,硅料虽然其实是光伏技术中进步算比较慢的环节了,但由于致密料等技术进步,到2011年时多晶硅就已经跌到了40美元/千克,无锡尚德损失惨重(当然了,可以再补刀一下,2020年硅料是8人民币每千克,通威现在的生产成本不到4人民币每千克)。
第二点,由于晶硅电池的快速进步,无锡尚德和汉能薄膜的薄膜电池庞大的产线都很快显得落伍了,成为了发展的包袱。
虽然李河君和施正荣的失败部分都因薄膜电池技术路线被快速超越有关,然而,未来薄膜电池技术路线很可能会重新逆袭,目前在实验室中,HJT+钙钛矿叠层技术拥有最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只是跟两位前首富已经关系不大了。
其实借电池片技术路线的发展演化,变富君主要想表达针对光伏产业的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光伏可能是人类技术进步最快,也是变化最快的主要产业,几乎没有之一,这带来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非常正面的,那就是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已经下降了90%,未来还可能进一步下降60%以上,光伏将会是最便宜的能源,且远远领先竞争技术;但另一方面,如此快速的技术和市场变化,对每家企业来说,都是如履薄冰,今天踩准了技术节奏,3年就可以成为中国首富,但下个3年,有可能快速被新的技术给甩下。
所以,我们已经可以不用再分析光伏的第四个环节,也就是组件环节了,一方面组件环节也是隆基占据主导,而且优势还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变富君有一个更好的光伏投资策略要分享给大家。
那就是对于光伏这样市场容量发展很快,同时技术变化更快,各领风骚3-5年的行业,相比投资某家公司,更好的策略就是投资行业指数ETF基金。
我们不需要知道哪个技术路线会成为市场主流,也不需要猜测最后整个产业链上有哪几家企业会成为最终的霸主,连施正荣博士和李河君这样的顶级行业专家都看不透猜不准的咱们就不要去尝试了,我们只需要知道未来40年,光伏整体行业可能增长超过500倍,咱们的指数ETF基金可以成长相同倍数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从胜率+赔率综合效果可能最好的投资策略。
变富君对增长500倍是完全知足了:)在变富君看来,光伏领域,如果一定要投一家具体的公司的话,那只能是光伏界的华为:隆基。
隆基实在太出色了,不投实在是觉得无比遗憾,买不了华为,光伏界的华为的确真不应该错过。
然而,即使是隆基,也不可孤注一掷,因为光伏产业链变化实在太快了,企业应到如履薄冰,投资者也应是这样。
变富君自己是行业指数ETF基金 + 隆基的一个组合。
好了,对光伏产业链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的第四篇,将为大家带来的是对同样前景广阔的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析,敬请期待:)作者简介:变富君,80后,985高校专业前三出身,现就职于某一线劵商,股票投资10年,年化25+%。
投资是一件很重要但又很难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理财的潜在需求,如果不做好投资理财,你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每天都在被通胀所吞噬,然而另一方面,在股票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投资者又是亏损的,现实真心是非常残酷。
但其实如果你有正确的方法,你几乎有100%的把握跑赢通胀,为自己家庭的财富增值。
事实上,股票是所有大类资产中收益率最高,而且你一定不知道的是,拉长投资时间后,也是胜率最高的资产!(颠覆你的认知,详尽数据分析表明,股票居然是胜率最高的投资)。
太多人是在市场中被眼前短期的涨跌所蒙蔽,错失了正确的方法导致亏损,正如巴菲特所说,“投资其实很简单,但是没人愿意慢慢变富”。
本专栏想致力于的是为大家讲解价值投资和资产配置的精髓,跟大家一起塑造正确的价值投资体系,真正一起慢慢变富。
欢迎关注和转发,希望本专栏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朋友。
变富君价值投资体系系列文章:颠覆你的认知,详尽数据分析表明,股票居然是胜率最高的投资构建你的第一个高胜率资产组合(敬请期待第三篇,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