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正深刻地
改变着电力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向
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是我们使命和发展方向!
10月15日,国家电投举行
“科技赋能能源生态”科技成果发布会
上海成套院在清洁高效火电领域
自主研发的7项科技创新成果
这7项科技创新成果
“高”在哪里?
一起get吧!
01
2
多介质多耦合回热技术,成功应用于清河电厂两台60万千瓦机组,实现额定负荷下供电煤耗降低近7 g/kW·h,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650 ℃和700 ℃等级关键材料和部件冷却等技术,可为新机组节能和经济性提升带来效益。
02
灵活性提升
积极响应国家消纳新能源需求,在运行灵活性、燃料灵活性、供能灵活性方面自主研发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灵活性提升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
1
运行灵活性方面
攻克了火电机组低负荷下的安全、稳定、协调、环保等难题。国内首次实现65万千瓦机组纯凝工况27 %负荷调峰及并网脱硝;实现白山电厂30万千瓦机组达到20 %负荷调峰,均达到同类机组最高水平。
2
燃料灵活性方面
研发了劣质煤、煤泥、污泥以及垃圾耦合等大比例掺烧关键技术,实现资源合理消纳利用,提升燃煤机组盈利能力;在外高桥及辽宁东方电厂成功实现磨煤机满出力掺烧褐煤。
3
供能灵活性方面
03
TES废水零排放
自主研发TES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在西宁火电两台66万千瓦机组成功应用,为集团公司首台套示范,主要优势包括
1
实现净水100 %高效回收、梯级综合利用;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深度减轻水环境污染问题。
2
系统适应性强、现场运行稳定、无需固体废弃物处理;相对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投资和处理成本降低约25 %,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在烟气吸水过程中可将烟气中的粉尘、可溶性盐、SO3等污染物有效去除。
05
综合智慧能源
以绿色、低碳、节能、生态为目标,深入推进综合智慧能源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提供技术研发、方案设计、项目规划及工程总承包等服务。主要成果包括
1
研发了综合智慧能源控制及服务平台、智慧供热技术、储能电站AGC协同控制系统、分布式燃机选型软件等,在麻城人民医院项目中推广应用,并参与福建平潭、武汉光谷、江西儒乐湖、珠海横琴以及同安农光互补等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2
实现综合智慧能源闭环控制及节能10~15 %以上、供热管网节能率10~20 %、AGC协同控制。
06
智慧电站关键技术
将新一代信息通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等各环节,以状态检修、智慧运行、智能机器人等为载体,自主研发一系列关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努力实现电站安全、高效、清洁、灵活运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发明专利61项,联合技术攻关集团企业制定标准10余项。具体包括
1
状态检修方面
重点攻关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诊断和预警技术、故障库技术、三维数字孪生体技术、状态检修策略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覆盖锅炉、汽机、电气、辅机的火电机组状态检修全覆盖,推进纠正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向预测性维修的转变,在减少机组和设备非计划停运的同时,实现了检修费用、检修项目和检修周期的优化。目前正在开展江西公司、内蒙公司、上海电力、河南公司、中电国际等多家电厂试点。
2
智慧运行方面
利用人工智能自动发现系统异常、发现人难以发现的异常趋势,减少运行人员监盘的工作量,通过智能监盘等技术实现运行人员减少50 %;将DCS控制系统优化与运行智能寻优相结合。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算法,在保证安全、环保的同时,减少运行人员的操作量。
2
经济效益
开发应用免焊接散热、带导向套筒迷宫盘片组合等优化结构,零部件拆装灵活,便于维护;与采用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节约采购维护成本30%。
编 辑 周心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