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距山东海阳市海岸线30公里的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5台风机开始旋转,山东首座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实现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半岛南4号风电项目由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12月底前其配套的58台风机将实现全容量并网。
预计项目投运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万吨,为山东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天顺风能公开信息,天顺风能和华能新能源公司于2021年3月签署战略协议,协议期限为2021~2025年,协议约定,在同等质量和价格的条件下,华能新能源优先采购天顺风能的新能源设备,包括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等,项目规模不少于2GW。
9月10日在风能开发企业座谈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司领导表示,下一步将在我国中东南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海上风电具有:不占用土地、风力资源丰富、输电距离短、用电负荷集中,消纳方便等优点。
但海上风电厂具有建设成本高,建造及维护困难等缺点。
随着风能开发企业技术进步,“十三五”以来,我国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年增速在30%以上。
2019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万千瓦,累计装机593万千瓦,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306万千瓦,累计装机900万千瓦。
到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2.87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1022万千瓦,占比约3.56%左右,比例明显偏低。
2022年风电安装不再享受国家补贴,预计2021年下半年海上风电将爆发抢装潮。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将为相关风电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持续看好天顺风能和大金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