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扬州宝应广洋湖畔,按照江苏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的指令,融保达宝应县广洋湖风电场首次并入江苏电网发电。
“喂,你好,40号风机已具备并网条件,现申请并网。
”“好的,同意并网。
”14日上午9时35分,在国网宝应县供电公司和融保达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现场工程师李扬对位于40号风机仓内底部控制柜上的运行按钮进行启动,随后,40号风机叶片在风力的带动下慢慢转动,发出飒飒声,这也标志着宝应县广洋湖融保达风电场正式开始并网发电。
当日,首批30台风机正式并网发电,未来每年将有约2.6亿千瓦时从这里发出并入国网,输入千家万户。
这也是全国成批量装机钢塔高度第一,轮毂高度152米、单片叶长60米、叶片尖离地高92米,书写了国内风力发电的新纪元。
这项工程到底“牛”在哪里? 随着中国风电市场向低风速大步迈进,被认为是有效提高低风速高切变风场发电量解决方案的提高轮毂高度,已成为行业内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相比于行业内常见的90至120米的轮毂高度,152米轮毂高度在广洋湖地区风场低风速的条件下,可提高年发电量约百分之16(或四千三百万千瓦时),每年约提升企业经济收益超两千万元。
但轮毂高度越高,吊装施工难度也就越大。
融保达风电场项目负责人张文东说:“此前国内风电场轮毂高度批量装机的从未超过140米。
” 项目到底能不能成功?今年5月,中联重工“绿巨人”履带起重机从运输车上将塔筒缓缓吊起,再将塔筒有条不紊地竖起,安装轮毂、风机叶片……首座152米轮毂高度吊装安装成功。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由于吊装平台较小周围又以软土地基为主,安装的风机机组超高、超大且超重施工难度极大,最终主吊机使用机型为中联重科ZCC9800W履带式起重机,在保安全、保进度的工作状态下,仅在5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152米风机吊装,开辟了国内吊装新高度、创造了新纪录。
“未来还有16台风机将陆续并网,预计该风场46台风机年满载发电量2.6亿千瓦时。
假如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用电100千瓦时,那么,该项目一年发电量可供260万户家庭一个月用电。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此项工作的专职陈正华表示。
他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该项目每年满载发电时,可替代7.72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23万吨,减少灰渣等约0.52万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
《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
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其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
据了解,到2020年底,扬州市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将占到电网装机容量的近三成,扬州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在实现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大规模的新能源并网、发电能力如何实现全额并网消纳?为了更好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将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提升扬州各级电网的输电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为此,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发展部负责人陆圣芝介绍,2020年扬州供电公司将为新能源项目送出新建110-22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约280千米。
此外,在做好新能源消纳并网研究基础上,扬州供电还统筹考虑新能源接入方案,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在项目核准并提交申请后,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查勘,制定合理规划接入方案。
在电源企业提交接入系统报告后,及时开展接入系统评审、可研和核准工作,提升并网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