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赛道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风光,这是2021年以来代表整个市场情绪的技术革命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30%后增长乏力,光伏行业开始面临上游材料大规模降价,产业链里有高速增长潜力的方向,也从上游硅料、硅片转向到新技术方向和辅材方向。
那么风电的机会在哪里?1、海风资源占风能资源储量的70%以上2022年我国沿海的山东、江苏、广东分别提出要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英国和德国也制定了2023年累计装机目标分别是50GW和30GW,荷兰、丹麦的目标相对要低一些,但也都在12GW以上。
美国则预计到2027年新增海风装机11.7GW。
全球70%的风电资源分布在水深超60米的海域,11%的海风资源分布,在水深40 ~60米之间的区域,19%的资源分布在水深40米以内的潜水区。
以我国为例,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电储量占全国可开发风电总量的70%以上,因为地理条件的先天优势,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东部沿海区域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将会成为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全球布局情况看,欧洲的海上风电发展最早,中国则是目前全球海上新增装机量最大的国家。
2、2022年以来,全球海风政策加码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沿海各省先后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多数都提到海上风电装机规划,市场预计到2023年,我国新增海风装机量超过12GW,十四五期间新增装机量超过70GW。
俄乌冲突之后,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提速。
北欧4国承诺到2030年海风装机量达到65GW,2050年累计装机量达到150GW。
2022年8月,欧洲8国签署马林堡宣言,计划将波罗的海地区2030年的装机量,从2.8GW增加到19.6GW,年均新增装机量2.1GW,年均增幅超过80%。
2022年8月,美国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恢复对海风30%减免措施,市场预计未来7年,美国海上风电累计新增装机量将达35GW。
3、关注三个方向海风装机零部件:深远海海风建设将是主流趋势,可以关注海底电缆、桩基方向。
比如:亨通光电、东方电缆、泰胜风能、天能重工、大金重工等。
享受欧洲出海红利的零部件:欧洲海风平价化将成为主力市场,随着国内厂商打开出口订单的空间,可以关注欧洲本土产能薄弱的塔筒、铸件环节。
如:日月股份、新强联、金雷股份、通裕重工等。
国产化替代的轴承:大尺寸叶片趋势下对主轴轴承的要求更高,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
如:运达股份,长盛轴承、新强联等。
具体的标的还需要具体分析,因为时间缘故,我只是罗列了各个细分方向的代表公司,后面抽时间再对具体公司做具体分析,没关注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