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觉得铁一就像一个大工地,毕业前学校外面修地铁,上学绕路;“毕业后通地铁了,但高中楼拆掉了”...在南昌有这么一所学校承载了无数铁路人的青春,它便是铁路一中。
“今天我以铁中自豪,明天铁中为我骄傲”。
还未进到校园远远便能看见这两句大字。
作为南昌铁路局原下属单位的南昌铁一中,创办于1940年,如今已有80多个年头。
2003年被南昌市政府命名为"南昌市名校",是南昌市首批十所中小学名校之一。
到了2004年学校整体移交南昌市政府,归属南昌市教育局管理。
大约在02-04年的铁一还是很风光的,作为老八所也不比二中三中差。
如今铁一中的新校区已建好,而老校区的门头也新修完毕,地铁开通以后也更加便利。
虽然有不少人说铁一中校风、师资已大不如前,但也有不少毕业的学子认为学校老师认真负责,就私人感情来说:铁一中永远是自己青春的归属。
学校很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开学时和小伙伴站在校门口一起迎新生,面对一个个青涩的面孔,也是铁一中让我们学会了勇敢自信。
操场、篮球场、礼堂、实验楼...学校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我们独一无二的回忆。
记得学校里的小卖部特别小,所以一放学大家都会像脱缰的小野马,涌进校门口的小卖部。
终究食堂的饭菜还是比不上校门口的鸡柳、烤肠...在铁路一中发展起来的友情,也因地域的原因更加紧密。
因为学校就在铁路二村里,而学生大多数都是住在周边的。
放学后可以去同学家串串门,近距离的相处,似乎在铁一中的共同度过的青春时间都多了一倍...20世纪60年代,以南昌站为中心建起了不少居民楼,分别命名为铁路一、二、三、七村等。
这里居住的大都是南昌铁路局职工及家属。
围绕铁路二村的周边不仅有学校、市场,还有许多休闲场所,这也是铁路人的生活圈。
因此大多数在铁路一中读书的学子,成长轨迹都和铁路有关。
“纯正”的铁路人,成长的第一站便是铁路第一幼儿园,接着就是铁路第一小学。
从幼儿园到小学,承载了铁路人从童年到青春的稚嫩时光。
南昌铁路文化馆,前身是南昌铁路工人文化宫。
过去,文化宫的种类非常多,少年文化宫、工人文化宫等。
在这里,曾举办过大量文体活动,且大多是集体合作的活动。
老一辈的铁路人,青春时期的消遣大多在这里进行。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