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曾朵红)能源革命加速,风电与光伏优势互补1 能源安全及“双碳”目标下,风电、光伏是必选项十四五政策端继续大力支持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成 效显著。
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关键攻坚期、能源低碳转型进 入重要窗口期。
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39%,电能占 终端用能比重达30%。
要求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光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2 风电与光伏优势互补,是可再生能源体系的主力军风电与光伏优势互补,是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左膀右臂:1)基于高利用小时数,陆上风电度电成本比光伏 更低,是目前发电成本最低的可再生能源形式。
根据IRENA统计,2020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为0.04美元 /kWh,过去十年降本54%。
国内大部分地区可实现与煤电同价甚至更有竞争力。
2)风电、光伏都属于 间歇性电源,其出力随机性和波动性并网不友好,相比火电存在天然的劣势,但是风、光互补一定程度可 以降低对电网可靠性和稳定运行的影响。
从年利用小时数来看,风电光伏的互补性更强;而从日出力曲线 来看,存在季节性差异,需要结合其他灵活性调节电源并网。
3)风能资源丰富,尤其海上开发潜力很大。
海风空间广阔,看好长期成长性1 海风资源优质、发电量高、可就地消纳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优质。
1)据世界银行2020年数据,中国是全球海风开发潜力最大的国家,达 2982GW,其中固定式1400GW。
而截至21年,累计装机仅26.4GW,占比仅2%,开发空间非常大;2) 海上没有阻风物体,风速高,风机发电功率正比于风速立方(达到额定功率之前),因而发电量高;3)海 上风切变小,避免叶片振动、疲劳乃至断裂;4)海风平稳,波动小,降低对电网调频要求。
2 海风公开招标重启海风建设周期在2-3年,受21年国补退坡刺激,19年海上风电公开招标达15.6GW,同比增长225%,而后 20年公开招标6.3GW,同比下滑60%,21年仅5个项目招标合计2.48GW,同比下滑61%。
海上风电公开招标、开标加速重启。
21年上半年仅粤电阳江青洲一、二项目招标,且中标距离招标隔了8 个月。
22年以来,截至4月底,海风公开招标量3.14GW(不完全统计)。
3 海风平价在即,沿海各省进度存在差异海上风电初始投资成本构成中,风电机组、基础及施工占比较大,是降本关键。
根据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0年的数据,海 上风电典型造价约17600元/kW,其中,海上风电机组及塔筒、施工建设成本、送出环节占初始投资的45%、27%、19%。
4 十四五新增预计超50GW,22-25年CAGR为36%根据各省海风装机规划,十四五预计新增装机50GW+:2021年新增并网16.9GW,新增和累计装机超越 英国,跃居全球第一。
国补退坡后,地方积极鼓励海风发展,根据江苏、山东(地补)、广东(地补)、 浙江(拟地补)、广西、海南的规划以及福建(尚未出台明确政策)已核准的项目来看,十四五新增装 机合计超50GW。
我们预计22-25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分别为6、9、10、15GW,CAGR为36%。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