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开源证券 邓健全 赵悦媛)1、工程机械座椅龙头,开辟乘用车、航空座椅业务 1.1、深耕座椅数十年,业务横跨多领域 公司从农机座椅起步,不断拓宽业务边界。
公司于1992年成立,随后分别进入商用车座椅及工程机械座椅领域。
2015年,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2016年,公司开拓乘用车座椅业务,目前已进入上汽荣威、上汽大通、飞凡汽车、威马汽车等主机厂的供应链,客户持续多元化。
2017和2018年,公司分别进入航空座椅、儿童安全座椅领域,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
公司座椅产品品类众多,技术储备充足。
公司的座椅产品覆盖乘用车、工程机械、商用车、航空及儿童安全座椅等多个领域,产品种类丰富。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储备充足,研发出具备良好安全性能的碳纤维轻量化座椅产品,采用一体模压、热固、注塑成型,分别应用于乘用车及民航飞机。
公司实控人合计持股比例达42.89%。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邦锐、许筱荷,陈邦锐直接持有公司4.58%的股份,二者通过天成科投间接持有公司36.93%的股份,许筱荷通过众诚投资间接持有公司1.38%的股份。
因此,公司实际控制人陈邦锐、许筱荷合计持有公司42.89%的股份。
1.2、2021年公司营收规模再上新台阶,利润端长期向好 2021年公司营收重回正增长,利润端短期承压。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营收出现下滑,2021年营收达17.04亿元,同比增长19.3%,22Q1在疫情扰动下公司营收依然实现15.5%的增长。
利润端,2021年、2022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8、0.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2%、34.9%,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能利用率较低所致。
公司四大业务营收较为均衡,毛利率有所下滑。
从营收端来看,2021年乘用车/工程机械/商用车/航空座椅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7%/26%/22%/15%,整体来看目前公司四大业务发展较为均衡。
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四大业务的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其中乘用车座椅及航空座椅业务毛利率分别下滑3.29/14.44pct,分别系乘用车座椅产能利用率较低、航空座椅业务运费较高所致。
公司盈利水平企稳回升。
2021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5.98%/1.66%,同比分别下滑 5.18/1.88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2022年一季度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毛利率/净利率均实现小幅回升。
费用方面,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15.16%,同比下滑 1.9pct,研发费用率整体则基本稳定。
材料费用成本占比高,钢材价格整体回落。
2021年,在公司的乘用车、工程机械、商用车及航空座椅四大分业务成本中,材料费用占比均在70%以上。
公司座椅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自2021年上半年以来钢材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有望带动公司盈利修复。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