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展台市民体验VR游戏。
鲁力 摄 宝安展台机器人在跳舞。
鲁力 摄 2014年高交会宝安展区。
何俊 摄 2017年高交会宝安展区。
何俊 摄 2016年高交会宝安展区。
鲁力 摄高交盛会,闪耀鹏城。
第十九届高交会已经落幕,但其间亮相的诸多科技成果仍让人津津乐道。
从1999年至今,高交会已走过了19年历程。
19年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想象,改变着生活,中国如此,深圳如此,宝安亦如此。
从昔日的加工制造业大区到今日的新兴科技之城,宝安随着高交会的脚步一起,也正书写着自己的科技发展传奇。
高交会的轨迹,绘就了一张宝安的“产业地图”——高交会首个交易签约项目落户宝安石岩,大批宝安企业借助高交会的平台实现了飞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宝安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99年高交会首次举办时只有80亿元(其中还包括现在的龙华区和光明新区),而今年前三季度,宝安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就已经高达2832.8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洁1999年—2008年▶▶科技产业逐步成型,“宝安制造”迈向“宝安创造”1999年10月6日,北大方正集团与宝安区政府签约,合作投资5亿元在宝安区石岩街道兴建占地27万平方米的石岩湖科技园项目。
这是首届高交会首日交易签约项目中的第一个,也是宝安区第一个高交会签约项目。
首届高交会举办的1999年,正是宝安科技创新产业刚刚起步的时期。
在经历了十几年“村村搞工业”的粗放发展之后,从1993年撤县建区开始,宝安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外资及部分内联资金源源涌入,工业生产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过渡,生产工序开始从简单的加工装配向设计、制造和销售过渡。
从2000年开始,宝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迅猛发展。
首届高交会举办时,宝安只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有80亿元;2008年第十届高交会举办时,宝安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31家,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又以电子信息产业最为突出。
宝安的企业也在这10年中逐步发展壮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航盛电子,它的发展史,就代表着大批宝安电子制造企业的发展轨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成立时,航盛电子只是一家做来料加工的企业。
1999年,航盛电子和宝安其他企业一样,组团参展首届高交会。
航盛电子总裁杨洪至今仍然记得首次参展的情形:“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展台,并没有独立的展位,展位旁就是华为、康佳。
看着这些大企业,想着哪天也能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展位就好了。
”这个梦想很快变为了现实,2003年,航盛在高交会上的独立展位达80平方米。
2008年第十届高交会时,航盛的独立展位位于1号馆中央位置,面积达127平方米。
说起航盛的成功之道,杨洪认为,这得益于企业不断的创新升级。
参展首届高交会时,航盛还只是一家做来料加工的小企业,在10年间,航盛进行了管理、营销、技术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2008年已实现了自主研发,总资产超过20亿元。
10年间,宝安的企业还经历了资本的洗礼,许多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开始谋求与资本的结合。
在2000年第二届高交会上,同洲电子在参展时,被达晨创投相中,并于2006年成功上市,这是高交会史上首个高科技与资本市场成功结合的案例,不仅让同洲电子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也让达晨创投掘到资本市场的第一桶金。
从1999年到2008年,宝安(包含龙华区和光明新区)共组织754家企业参加高交会,参展产品1963项,成交项目461项,其中大部分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宝安作为电子信息业大区的产业特色。
珊星电脑、华北工控、冠旭等大批企业成长为知名企业,参展项目和签约项目科技含量明显提升,不少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宝安制造”逐步迈向“宝安创造”。
2009年—2013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园区“遍地开花”2009年,为了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抢占危机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提出要大于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战略一确定,科技产业闻风而动。
从2009年开始,在高交会宝安展台上,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和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明显增加,参展占比逐年加大。
3个弧形叶片随轻风旋动,便能让一旁的路灯亮起。
在2011年的第十三届高交会上,宝安企业泰玛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引发了媒体的关注,该产品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磁悬浮风力发电技术,可以在公共楼宇、街区、部队海岛等地进行风力发电。
此项目现场达成了上亿元的合作意向,宝安展区因此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展示奖”。
除泰玛风电外,干细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TALEN/iPS细胞株/体细胞重编程及基因修饰服务、赛速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网页多媒体网络互动产品、深图医学影像设备有限公司的移动数字式X射线成像系统等项目在这几年的高交会上均得到了投资商的青睐,宝安还在第十三届高交会上签订了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建立“深圳清华新能源技术转移中心”、与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建“云谷——电子信息开放式创新研究院、生物新材料产业园及智慧宝安发展中心”的合作协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宝安“遍地开花”。
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宝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第十五届高交会上,宝安首次组织了自主创新产品展,参展项目的科技含量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十五届高交会上,宝安展区除了展出科技企业和项目外,还多了一个展示板块——创新载体展示区。
2012年,宝安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促转型“1+5”文件,提出“载体优先”的战略发展思路,大批旧工业园区开始向创新产业园转型。
2013年成为宝安创新园区发展最快的一年。
2013年的高交会上,宝安展区展示了桃花源科技创新园主园和高新奇、旭生、福永、石岩湖等11个分园及西乡华源、奋达西乡2个创新园共14个科技创新园,向国际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展示宝安的科技创新环境,发出“来宝安创业,来宝安发展”的邀请。
2014年—2017年▶▶“宝安智造”成主力,催生无限发展前景从2013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风潮席卷而来,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智能穿戴、机器人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未来产业。
从2014年第十六届高交会开始,机器人、智能装备、物联网等成为宝安参展的“重头戏”。
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举办的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高交会上,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企业亮相,越日兴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道路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知悉和监测道路路况,易百珑科技公司带来的无线动能开关、G1智能家居控制器等让“随心所欲”在家里成为现实,滴滴宝贝科技公司带来了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手机服务平台设备……随后,宝安的智能制造产业继续迅猛发展,在今年的第十九届高交会上,“宝安智造”已成为参展的主力军。
第十九届高交会上,在宝安土生土长、专注于高频段频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华讯方舟携带HighLine—V35垂直起降油动无人机系统、3D仿真视景平台、主动式圆柱形毫米波人体安检仪等众多高新科技产品亮相。
HighLine—V35垂直起降油动无人机是针对长航时任务而设计的无人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安安防、国土测绘、海洋监测、资源勘探、灾情监测、管道巡线,电力巡检等领域。
3D仿真视景平台VrEarth是一款在国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三维视景仿真平台,集众多创新技术于一体。
华讯方舟主动式圆柱形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则是一种通过毫米波进行安检的全新仪器,获得了第十九届高交会“八大特别人气产品”。
在今年高交会宝安展区,由宝安企业深圳市壹品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的冰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冰屏轻16kg/m2,薄38mm,简单易拆装,可通过手机智能操控。
配合这两块触摸屏,参观者还可以现场查询宝安的各项科技扶持政策。
该款屏幕融合工艺美与技术美,已经在2017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等活动的现场实现了舞美应用。
宝安完善的产业链为创意变成现实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宝安,电子、材料、智能硬件等一直是优势产业,借助产业基础,宝安能快速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帮助创客由“创意”走向“创业”。
“相信在今后的高交会中,由创客创意落地而产生的科技创新产品将是宝安的一大看点,值得期待。
”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