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队长杨金国工作纪略简历(灌云县委副书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99
核心提示:立秋已过,但苏北大地仍然还是热浪逼人。和杨金国相熟的很多人眼中,他就是和这天气一样充满火热激情勇往直前的真汉子:2016年2月25日,以省交通运输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身份,受命担任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队长、灌云县委副书记以来,他用“拼”自己的示范“逼”着“扶友”们一同耕耘在1538平方公里的灌水云山,挥洒汗水,收获希望。数字无言映真情。根据杨金国绘制的扶贫战图,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两年规划实施帮扶项目334个,其中2016年实施150个,完成126个。目前挂钩帮扶的2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有4255名低收入人

   

立秋已过,但苏北大地仍然还是热浪逼人。
和杨金国相熟的很多人眼中,他就是和这天气一样充满火热激情勇往直前的真汉子:2016年2月25日,以省交通运输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身份,受命担任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队长、灌云县委副书记以来,他用“拼”自己的示范“逼”着“扶友”们一同耕耘在1538平方公里的灌水云山,挥洒汗水,收获希望。
数字无言映真情。
根据杨金国绘制的扶贫战图,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两年规划实施帮扶项目334个,其中2016年实施150个,完成126个。
目前挂钩帮扶的2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有4255名低收入人口摘掉了贫困帽子、12个村通过省整村脱贫验收,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两年扶贫行,一生灌云情在杨金国的办公室里,省委驻灌帮扶工作队临时党委结构一览表异常醒目。
“五个党支部就是我们扶贫的五大片区,支部书记也是片长。
来到灌云以后,我和我的‘扶友’们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只要有一户没脱贫我们就不回城”,杨金国毫不遮掩自己的观点:“我本来就是苏北农村人,从基层一步步走到现在。
组织上安排我到灌云扶贫,我就像是回到了自己家。
来的时候我和‘扶友’们讲‘两年扶贫行,一生灌云情’,也许当时有人认为是唱高调,现在成了每个人的座右铭。
”杨金国带领“扶友”们立即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慰问。
从开始到现在一以贯之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群众路线,杨金国踏遍全县经济薄弱村的田间地头,身影烙在各个贫困户的庭院炕头,田埂上席地而坐,碗里的凉水端起就喝,成为了“三清五熟”的扶贫干部,在村间地头农家里形成了贴近村情实际、贴合农民需求的帮扶思路。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杨金国坦言,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
面对帮扶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他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争取后方单位、省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灌云帮扶工作尽可能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他的多方奔走呼号争取下,后方单位已实现到位帮扶资金8163万元,争取财政、税收地方留成、企业捐赠资金2020万元,招商引资和协调各类项目资金3.7亿元。
只有产业兴,才有百姓家业旺指着不远处的光伏电站,灌云县伊山镇新华村党总支书记赵占昌一脸喜悦:“有了这个电站,每年村集体可以固定拿到45万元的收入。
现在我们正在用这个收入去办一个液化气站,每年收入保底也在10万元。
”赵占昌介绍,新华村由以前三个村合并而成。
“三个都是穷村,我是从外村调来当书记的,能把一班人拢住就已经烧高香了,发展经济的事根本就是有心无力。
”“杨书记和刘书记来了以后总共帮我们设计了11个扶贫项目,不仅让贫困户有了收入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