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国多晶硅储量(国内多晶硅产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428
核心提示:6月21日,在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对刚刚出炉的颗粒多晶硅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国家标准。这也是青藏地区生产的首批颗粒多晶硅,标志着亚洲硅业低消耗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据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宗冰介绍,颗粒硅主要用于单晶硅连续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硅铸锭铺底以及西门子法块状多晶硅填隙增加装炉量,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公司经过3年多的研发和试验,攻克了氯硅烷制备颗粒多晶硅的多项技术难题。近日,由这家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颗粒

   

6月21日,在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对刚刚出炉的颗粒多晶硅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国家标准。
这也是青藏地区生产的首批颗粒多晶硅,标志着亚洲硅业低消耗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据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宗冰介绍,颗粒硅主要用于单晶硅连续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硅铸锭铺底以及西门子法块状多晶硅填隙增加装炉量,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公司经过3年多的研发和试验,攻克了氯硅烷制备颗粒多晶硅的多项技术难题。
近日,由这家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颗粒多晶硅中试线正式投用。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的中试线突破性地采用氯硅烷(二氯二氢硅)直接分解工艺制备颗粒多晶硅,大幅提升了工艺运行稳定性、经济性以及产品质量。
主要有五大优势:第一,较传统颗粒硅生产工艺,该法去除了氯硅烷制备硅烷环节,使生产工艺得到简化,从而使设备投资降低3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20%以上。
第二,较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该技术生产多晶硅的电耗低于10kwh/kg,而国内西门子法生产棒状多晶硅的还原电耗为40kwh/kg。
第三,该技术采用了新型反应器内衬设计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晶种制备工艺,产品质量达到流化床法颗粒硅国家标准GB/T 35307-2017(亚洲硅业参与制定)最高等级,满足单晶拉制要求。
第四,该技术生产的颗粒硅比硅烷法产生的微硅粉大幅减少,有利于单晶拉制。
第五,该技术可以使用两种原料进行生产,既可以用氯硅烷也可以用硅烷气生产颗粒硅,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据了解,这一核心技术的突破,填补了我国氯硅烷生产颗粒多晶硅技术的空白,为我省发展多晶硅产业奠定了成功的技术基础,对于推动整个多晶硅行业的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西海都市报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