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三峡机组(三峡机电公司董事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18
核心提示: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7日讯电影《流浪地球2》中,各色机器人抢镜,现实中,机器人也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和生态环保领域,帮人类解决了大问题。从海上到地下,在汉央企三峡集团多项业务应用智能机器人装备,硬核科技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作业强度。环保领域是三峡集团“两翼齐飞”战略的重要“一翼”,由其牵头成立的长江环保集团重庆三峡创新中心,目前研发出互联网多功能管道机器人,即将在城市管道的养护和修复领域“大展拳脚”。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该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实现对现场检测情况的远程可视化监督,设备适用于管径4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7日讯电影《流浪地球2》中,各色机器人抢镜,现实中,机器人也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和生态环保领域,帮人类解决了大问题。
从海上到地下,在汉央企三峡集团多项业务应用智能机器人装备,硬核科技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环保领域是三峡集团“两翼齐飞”战略的重要“一翼”,由其牵头成立的长江环保集团重庆三峡创新中心,目前研发出互联网多功能管道机器人,即将在城市管道的养护和修复领域“大展拳脚”。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该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实现对现场检测情况的远程可视化监督,设备适用于管径400毫米以上淤积泥沙深、水流量大等常规检测机器人无法作业的环境,可用于市政排水管道、箱涵、暗渠、河道等检测,设备可搭载声呐探测器、激光侧扫仪、全景镜头等,实现全面可视化诊断城市管道的“疾病”及“修复”。
未来该中心还将聚焦生态环保科技支撑,重点开展“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控”“水生态修复”等领域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三峡集团运营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水电站水下检修专用机器人在全流域水电站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成果曾在7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国资委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长江日报记者从长江电力了解到,水下检修专用机器人突破人工潜水深度和作业强度极限,为水工建筑水下缺陷检修、大坝平安防洪度汛提供数据支撑和重要保障,大大提高水下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潜水员人身安全风险。
截至去年5月,水下检查总面积超48万平方米。
溪洛渡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也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
以溪洛渡水电站水垫塘检修作业为例,之前至少6名潜水员连续作业约45天、直接成本达300万元的工程量,应用机器人后,减少为只需3名技术人员在地面进行5-7天的操控配合,效率提升近20倍。
此外,在葛洲坝水电站还有专司打捞各类漂浮物,实现清漂定位、加压抓取、快速装卸的“清漂机器人”,整机高20米,配有一对液压伸缩钢臂,伸缩臂行程可达15米;三峡水电站有压力钢管检测维护机器人,可360°旋转自由爬行,即使高悬穹顶也检测自如,所查之处将实现三维图像的呈现。
过去人工检测每台机组巨型压力钢管耗时大约1个月,如今用机器人只需几天时间。
此外,三峡集团的机器人“编队”还涉及海上风电,如海上升压站自动巡检机器人。
如果把海缆比作海上风电厂的“血管”和“神经”,那海上升压站就是整个风电厂的“心脏”,升压站的稳定安全运行对于整个风力发电厂至关重要。
自动巡检系统极大提升巡检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程向青青 潘成勇 张吉娇)【编辑:邓腊秀】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