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西安航天动力历任领导(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离职事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240
核心提示:近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文章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在今年上半年离职跳槽去了一家名为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蓝箭)的公司。该公号文章称,“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12万一年,跳槽后加入了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达到百万”。之后,落款时间2018年9月17日的一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的公文内容显示,要求张小平返回研究所,文件中称张小平离职“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故要求张

   

近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文章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在今年上半年离职跳槽去了一家名为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蓝箭)的公司。
该公号文章称,“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12万一年,跳槽后加入了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达到百万”。
之后,落款时间2018年9月17日的一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的公文内容显示,要求张小平返回研究所,文件中称张小平离职“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故要求张小平返回研究所。
对此,9月27日下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位相关负责人回应界面新闻记者称,网传事件失实,只是要求张小平回来走脱密程序。
该所另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今日稍晚会在单位官网发布完整声明。
另据北京青年报9月27日下午报道称,张小平之前就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表示,“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涉事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也称航天六院11所,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单位,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推进技术研究院。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至今研制出60余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应用于导弹、火箭、卫星及飞船各个领域,参与了中国历次卫星发射和重大飞行任务。
目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承担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轨姿控发动机、新一代运载大推力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以及吸气式动力系统等液体航天动力的研究、设计任务。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拥有全资子公司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控股公司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还参股上市公司航天动力(SH.600343)。
据公文内容,张小平在离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期间,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至少四个型号的发动机研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其中,在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两型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承担着“最关键的技术岗位”。
此前航天六院相关负责人称,480吨级以及更高级别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将成为满足中国航天发展需要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型谱。
此外,张小平跳槽之后的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引发关注。
公司资料显示,该公司2015年成立,经营范围包括运载火箭、航天器、航天器配套零部件、航天器配套设备等。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中除了有上市公司金风科技(SZ.002202),还有诸多资本方进入,有业内人士称,最近两三年,商用航空航天领域成为资本追逐热点,民营航空航天公司受到诸多风投的青睐,引得大量原本供职于国企军工的科研人员跳槽。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