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逾十米的染色机整齐、有序地运转着。
该公司技术部经理陈红军告诉记者:“了解机器就和了解人一样,要走进它的内心。
在测试阶段,我都会爬进机器内部去观察机器的运行状况,确认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十四年来,凭借着“了解人一样”的心态去设计、研发染色机,陈红军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也使三技精机实现向自主研发专利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水平的转变。
“爬进机器内部观察机器运行”2004年,陈红军来到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当时三技精机制造染色机才刚刚起步,工厂还是瓦片房,员工总数不到三十人,陈红军是唯一一位设计研发工程师。
“既当士兵又当将军。
”陈红军说:“我大学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作内容与专业完全不对口,又没有师傅带,全靠自己摸索。
”于是,陈红军选择了最“原始”的办法——多去车间,近距离观察。
一般情况下,染色机调试时机身内部温度高达三四十摄氏度,夏季温度甚至更高,但陈红军还是会爬进机器内部去观察染色机运行情况和织物状态。
“热得受不了时才出来换气,当年我整个国庆假期都耗在工厂里。
”经过几个月努力,陈红军掌握了染色机运作原理,并开始完善设计图纸。
陈红军(左一)在生产车间与工人交流。
当时,三技精机正处于起步阶段,公司没有电子版图纸,只有少量手绘纸质图纸,月产机器只有两三台。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2005年,陈红军开始设计研发毛巾布染色机。
毛巾布毛量多、布质蓬松,比较厚重,对染色机的过滤装置要求高,且喷嘴结构和导布、走布装置要求也不同。
而公司以往的染色机只在主泵后有过滤装置,喷嘴结构和导布、走布装置也不适合毛巾布染色。
为此,陈红军打破常规,在染色机的主泵前也安装了过滤装置,设计了专门的毛巾布染色用的喷嘴和导布、走布装置,取得很好的印染效果。
毛巾布染色机一面世,就获得国外客户一致认同,并成为三技精机的重要产品之一。
“研发创新不会就此停步”水比,也称浴比,是指一公斤印染布匹和水量的比例,它是衡量染色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随着纺织企业对水比要求的不断升级,陈红军开始着手研发水比更低、功耗更小的染色机。
2008年,陈红军带领4人的设计团队研发低水比溢流染色机。
其中,摆布装置是降低水比的一个重要部件。
以往摆布装置大多只能一个方向摆动,造成布料出现无序堆积、在机械中运行不畅、不能充分利用储布槽空间等问题,为此,陈红军创新设计了大摆幅多维摆布装置,使摆布装置实现同时前后左右大幅度多维摆动,提高单位尺寸储布槽的装布容量,水比也从原来的1:8降到1:5,达到节能环保要求。
溢流染色机的成功并没有让陈红军感到满足,反而促使他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2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开始研发行业首创的高温气液染色机。
“溢流染色机以水带动布匹运行,染色效果好,但耗水量相对要大;国外研发的气流染色机则以风带动布匹运行,将水雾化染色,虽然实现低水比,但风机的耗电量高、对工艺及操作人员也要求高。
”陈红军团队研发的高温气液染色机则采用了“气水分离”的模式,以风带动布匹运行,取消雾化环节,既减少了用水量,又降低风机功率消耗。
此外,陈红军还设计了前置组合式染液喷嘴进行染色,降低对染色工艺及操作的要求,提高了洗水效率,降低了总耗水量。
2015年,广东省科技厅委托佛山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高温气液染色机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液染色机也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印染行业染整设备科技攻关项目。
如今,三技精机从月产量不足5台染色机的小工厂,成长为月产染色机60台的规模企业。
陈红军也从一开始的孤军奋战到如今带领着几十人的研发团队,相继研发出十多个系列100多款高性能染布机。
谈及未来,陈红军表示将继续研发创新,不会就此停步。
工匠金句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以工匠精神做事,打造精品,以感恩之心做人,传递正能量。
——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陈红军工匠朋友圈三技精机从一个不足30人的小工厂成长为员工接近900人的规模企业,陈红军一直伴随着企业成长。
他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使企业的产品研发实现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得到企业员工一致认可。
如今,陈红军在研发的路上依然不断前行,带领着公司研发团队继续实现进步创新。
——三技工业副总经理周生勇原标题: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陈红军:要像了解人一样,走进机器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