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发酵,德国和法国的电价几乎每天都在刷新纪录,这两个关键市场的电价周五均飙升逾25%。
法国明年交付的基本负荷电价达到1130欧元/兆瓦时(约7.73元人民币/千瓦时),日内涨25%,历史上首次超过1000欧元。
德国同类产品也刷新历史新高,日内涨幅高达33%,至995欧元/兆瓦时(约6.81元人民币/千瓦时),本周累计涨幅约为70%。
这在石油市场上相当于1600美元/桶。
据财联社报道,由于天气太热,河水温度过高,无法用于冷却核电站的反应堆。
此外,干旱使河流水位降低,而德国的燃煤发电厂依赖莱茵河等水道的船只运送燃料,水位太低意味着煤炭运送的效率降低,这些都影响了欧洲的电力供应。
法国电价一年涨至少11倍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26日,据法新社报道,法国电力价格再创新高,当天,法国2023年电力大宗采购价超过了1000欧元每兆瓦时(MWH),比去年同期的约85欧元每兆瓦时上涨了至少11倍。
电力价格猛涨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 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推高了电价。
另一方面,法国是核电大国,但今年法国电力集团由于核反应堆腐蚀问题,关停了不少的核反应堆,导致法国核电供应下降。
法国传统上一直是欧洲最大的电力净出口国之一,但随着该国今年核电发电量降至逾30年新低,这一地位已成为过去。
电网运营商RTE的数据显示,截至周五,法国电力公司核反应堆的可用性仅为42%。
公用事业公司法国电力公司宣布,其多家核电站恢复运营的时间要晚于此前的预期。
在天然气依旧稀缺的情况下,这些核电站将成为今冬法国主要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