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进入4月份,A股上市公司迎来财报密集发布期,光伏企业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成绩单也逐步揭晓。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针对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选取代表性企业的财报进行解读,并推出相关产业链环节的深度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曹恩惠,实习生费心懿 上海报道2021年9月7日,是特变电工(600089.SH)股价最辉煌的一天。
在这个交易日,该公司股价突破历史新高,收盘市值达到1071亿元。
但特变电工在今年的这轮光伏板块估值回调中,同样没能经受住考验——不仅跌出“千亿市值光伏俱乐部”,市值也大幅缩水。
近日,特变电工最新公布的财报,似乎稳定住了资本市场情绪。
4月12日至13日,该公司股价连涨两日,总市值升至738亿元。
财报显示,2021年,特变电工实现营业收入612.78亿元,同比增长37.40%;实现归母净利润72.55亿元,同比增长196.3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8.29亿元,同比增长224.27%。
不可否认的是,以输变电、新能源等产业为主营业务的特变电工站在了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风口。
为此,在2021年年报中,该公司披露了今年的营收目标——2022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营业成本控制在550亿元之内。
新的业绩目标又能否再度支撑起特变电工的“千亿市值梦”呢?输变电业务毛利率遭遇考验1997年上市的特变电工有着“A股变压器一哥”之称。
这意味着,以变压器、电线电缆及其他输变电产品为核心的输变电业务,是该公司起家之本。
分产品来看,2021年,特变电工变压器业务实现收入109.26亿元,同比下滑0.01%;电线电缆业务实现收入89.85亿元,同比增长22.10%;输变电成套工程业务实现收入33.36亿元,同比增长53.53%。
特变电工过去一年输变电业务的整体营收实现正增长,这得益于其订单量的支撑。
该公司在年报中披露,2021年,其输变电产业国内签约近266亿元。
其中,变压器产品实现产量2.30亿kVA。
最近两年,特变电工的主营收入结构正在发生调整——自2020年起,以多晶硅为代表的新能源业务取代输变电业务成为第一大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