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电化学储能基本原理(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104
核心提示:储能,顾名思义就是存储能量,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并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根据不同能量类型,广义的储能技术基本可分为四大类:基础燃料的存储(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燃料的存储(氢、煤气、合成天然气等)、电能存储(储电)、后消费能量储存(储热等)。狭义的储能主要是指电储能(储电)和储热。电储能按能量形式又可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超导磁储能等技术,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流

   

储能,顾名思义就是存储能量,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并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
根据不同能量类型,广义的储能技术基本可分为四大类:基础燃料的存储(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燃料的存储(氢、煤气、合成天然气等)、电能存储(储电)、后消费能量储存(储热等)。
狭义的储能主要是指电储能(储电)和储热。
电储能按能量形式又可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超导磁储能等技术,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流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
提到电化学储能,简单地讲就是通过介质把电存起来,等到用的时候再把电放出来。
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又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干电池,它只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放电后不能再充电使其复原,不可重复使用。
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者蓄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频繁转化,可以重复使用。
用于电化学储能的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
在电力系统中,人们常把大规模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比喻为“超级大电池”。
就像我们常用的充电宝一样,“超级大电池”在外部电能富余的时候充电,把电储存起来;在需要用电的时候,“超级大电池”再把电放出来。
因此,“超级大电池”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为电力系统“削峰填谷”,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不同的电池类型都有各自的特点,为大规模储能应用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目前大规模储能用的电池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等。
其中,在电动汽车需求的拉动下,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最快,性价比也接近可推广应用的阶段。
锂离子电池在现有化学储能装机中占比达到了90%。
目前主流锂离子电池可分为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两大类型。
不同于新能源车对能量密度(即续航)的追求,储能更关注循环寿命(充放电次数)、安全性、成本性这些特性,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电化学储能的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超级大电池”一般采用预制仓方式,一个电站由若干电池预制仓组成。
一个电池预制仓采用标准集装箱进行安装,其中包含若干电池簇。
若干个单体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织一个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组成一个电池簇。
所以一个“超级大电池”是由若干个单体电池组成的储能系统。
预制仓储能电站储能电站随着能源转型升级和“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电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其不稳定的特性使得对储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储能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调节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