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防疫科普『99』丨夏天戴口罩,这 4 点要注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3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358
核心提示:防疫科普『99』丨夏天戴口罩,这 4 点要注意!


尤其到了夏天,可能更多朋友要和口罩「相爱相杀」——为了防疫,不得不经常戴口罩;但天热戴口罩,皮肤又受不了。


怎么避免戴口罩「烂脸」?皮肤已经出问题了怎么办?一起来看看这篇「口罩脸自救指南」。


一、夏天戴口罩容易引起什么问题?


怎样避免?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


医用外科口罩或者 N95 口罩透气性均不好,佩戴时间长,加上夏天面部出汗增加,口罩内会越来越潮湿——这就导致皮肤过度水合,角质层浸渍受损,皮肤屏障就会出现问题。


当皮肤屏障出现问题之后,面部的各种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就会出现了。


本身就有痘痘(痤疮)困扰的同学,痘痘症状会加重;原先不长痘的朋友,这个时候在下面部也开始大面积爆痘。


既往有面部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朋友,这个时候病情又复发了,比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酒槽鼻)、螨虫皮炎、特应性皮炎(湿疹)等。


治疗的前提就是尽量减少佩戴口罩的时间。


已经复工的朋友建议每 2~3 小时前往空旷通风的环境取下口罩,给皮肤一个缓冲和休息的时间。当然,如果有独立的办公室,开窗通风的情况下,就不需要佩戴口罩。


二、如果皮肤已经出现


局部压痕、皮肤擦伤、局部淤血



可以使用硅酮凝胶在佩戴口罩前预先保护这些部位(最容易出现在面部的骨性区域,比如颧骨、脸颊、耳朵后面、鼻梁等处)。


更加经济的办法就是涂抹一些保湿霜或凡士林,来减少口罩的摩擦,避免皮肤压力性损伤。或者在这些部位垫一层柔软的化妆棉/纱布,减轻压迫和摩擦。


三、如果皮肤已经开始长痘


或痘痘症状加重



? 对于轻度及轻中度痤疮


可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外用药物推荐维 A 酸类药物(维 A 酸乳膏/阿达帕林等),抗菌剂(过氧化苯甲酰、克林霉素、红霉素、夫西地酸等)。


? 对于中重度痤疮


还是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结合具体皮损特征及累及范围,选择最适合的系统治疗方案;并且定期复诊,和医生保持沟通,根据治疗反应和变化适时更改用药方案。


千万不要自行乱用药,也不要挤痘痘和抠痘痘,避免留下难以恢复的痘印或痘坑。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


平时洁面应该选择不含皂基的洗面奶,每天早晚用温水清洁一次;如果出汗或出油严重,必要时可以再用清水冲洗一次。


用洗面奶清洁之后,三分钟内及时补水保湿。使用维 A 酸类药物期间,皮肤会变得干燥,更要加强保湿剂的使用。


切忌在痤疮发生的过程当中过度频繁使用面膜,以免诱发或加重痤疮。


此外,还要注意打伞戴帽子等物理遮盖防晒,等炎症消退之后,就可以使用比较安全温和的防晒霜。


四、如果皮肤已经出现


红斑/红肿/丘疹伴瘙痒等情况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


首先需要鉴别到底是哪种皮肤问题——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还是特应性皮炎(湿疹)?


? 这种情况,可能是对口罩的材质过敏,出现了接触性皮炎


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同时有水疱、渗液、瘙痒的情况。


这时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冷敷同时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出现继发感染时可能还需配合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 这种情况,高度怀疑是脂溢性皮炎


在鼻翼两侧/鼻唇沟、眉毛、眉间及鼻外侧区的面颊、下巴口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区域,出现红斑,伴有鳞屑、瘙痒的情况。


这时候,除了使用抗炎的药物以外,还需要配合抗真菌的药物。


? 这种情况,考虑是玫瑰痤疮


在面中部出现对称的潮红或固定的红斑,且在遇热、处于相对密闭不透气的闷热环境中、日晒、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情况下发红发烫,同时有灼热/刺痛/干燥/水肿,伴或者不伴有丘疹脓疱。


玫瑰痤疮病程缓慢,治疗相对复杂,建议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


? 这种情况,考虑是湿疹的可能性较大


面部出现强烈瘙痒的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和结痂,皮损形态呈现多形性;甚至又可以表现为干燥、鳞屑或表皮剥脱性红斑状丘疹、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及皮肤裂隙等情况。


多种皮损类型同时存在,不同阶段的皮损用药完全不同,具体还是建议咨询医生。


当皮肤出现各种皮炎/过敏/敏感等问题的时候,护肤的原则就是越简单越好,越温和越好。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


这个阶段也不要使用面膜,不管是清洁面膜还是补水面膜,都尽量不要使用。


想要皮肤快点好转起来,就尽量不要化妆,皮肤已经承受不起化妆和卸妆的双重伤害了。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来       源 丁香医生

       周心
头条号!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