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珠海垃圾投放时间(珠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04
核心提示:珠海每天产生多少生活垃圾?我们每天分好类的垃圾去了哪儿?带着这些市民关注的问题,特报君10月12日探营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实地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全过程,亲眼目睹数千吨的生活垃圾如何华丽“变身”环保效应明显走进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一、二期项目(以下简称“珠海项目”)这座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这里非但没有臭味熏天、脏乱无边,反而清新大气、环境友好。该工程由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和珠海康恒环保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承担珠海全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珠海每天产生多少生活垃圾?我们每天分好类的垃圾去了哪儿?带着这些市民关注的问题,特报君10月12日探营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实地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全过程,亲眼目睹数千吨的生活垃圾如何华丽“变身”环保效应明显走进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一、二期项目(以下简称“珠海项目”)这座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这里非但没有臭味熏天、脏乱无边,反而清新大气、环境友好。
该工程由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和珠海康恒环保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承担珠海全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珠海项目位于珠海富山工业园内的珠海生态环保产业园,是产业园的第一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7亿元,采用BOT模式。
据珠海康恒环保有限公司综合业务部经理曾丽介绍,一期于2016年11月投入运营,二期于2020年5月投入运营,三期(2000吨/日)目前也在规划中。
一期占地83亩,处理规模为1200吨/日,配置了2台600吨机械炉排炉,2台1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二期占地98亩,处理规模为1800吨/日,配置了3台600吨机械炉排炉,2台3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
截至今年上半年,该项目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371.7万吨,累计上网电量达16亿多千瓦时,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3万人。
期间因建设快、运营稳、睦邻好、科普广等特色,先后获国家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广东省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等称号。
垃圾焚烧发电“一进五出”目前,珠海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3000吨,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可以概括为“一进五出”“一进”是指进厂垃圾。
“五出”是指垃圾产物的“气”“水”“灰”“渣”“电”。
“气”包含臭气和烟气,臭气作为焚烧助燃气体通过一次风机抽至焚烧炉烧掉,烟气通过严格的“SNCR+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净化工艺处置,烟气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标准,日均值优于欧盟2010标准;“水”指垃圾渗滤液,通过厂区自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回用,浓水喷入炉内焚烧,不外排;“灰”指袋式除尘器捕捉下来的飞灰,属于危险废弃物,通过厂内螯合稳定化后送至填埋场填埋处理;“渣”是指炉渣,属于一般废弃物,里面的金属等有用物质分拣后,可以用来制作环保砖;“电”是指电能,垃圾焚烧发后的电力上网后送至千家万户。
每吨原生垃圾可上网400余度电,也就是说3-4公斤垃圾就可产生1度上网电。
若按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计,三口之家一天产生的垃圾即可产生1度上网电,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垃圾吊控制室扩大宣教功能曾丽介绍,为加强垃圾分类和环保宣教功能,该公司于今年6月开始对宣教展示厅进行升级改造,并于近日投入使用。
升级后的参观通道以“少一片垃圾、多一片海洋”为主题,将整体空间划分为沙盘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环保影像区、设备展示区、环保样品展示区、历史文化长廊区、垃圾分类科普区等7大模块,全方位展示了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模式。
同时,利用沙盘模型、图文说明、动画展示、互动装置及声、光、电等现代数字信息化手段,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当前海洋面临的巨大危机,加强公众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升级后的参观通道为更好地体现科技感和趣味性,展览区域还增加了机器人讲解员和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同时编制了有针对性的讲解词和环保教育课件,引导参观者在了解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置的同时,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从而达到“人人都是绿色环保、环境保护的践行者”的宣教效果。
垃圾分一分,珠海美十分!自然更绿,城市更美~文:珠海传媒集团 康振华图:珠海传媒集团 吴长赋责任编辑:阳紫微编辑:闫宇鹤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