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用风力帮人类“打杂”,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人类在“石油危机”的恐惧下,人们回想起了可再生清洁能源,这使得风力发电再次回到人类的视野中,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然而,这些年里,相继有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们在科普,风力发电机的危害很惊人,这是否是无中生有?我们究竟应该加大风力发电的推广力度,还是将其停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风能,其实风能主要是利用“空气流动”来施展身手,在这其中它还需要借助风力发电机的力量,虽说你现在看到的这种东西叫做风力发电机,但是风,严谨地说,它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太阳照射,然后由空气对流产生,对于这一点仍然存在疑惑的小伙伴们,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地球的上空中包裹着地球的大气运动。
正因大气的流动和水流差不多,两者都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前行,而让人类受益匪浅的太阳能就是形成大气压差的原因。
所以准确来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同时又将大气作为能量转化媒介物的热能利用发动机。
以人类目前掌握的技术来看,仅仅是微风就能够有效地驱动风力发电机开始发电。
它的优点就是不需要使用任何燃料,并且不会产生所谓的空气污染。
看到这,很多人就会问,这样的风力发电机为何也能被传出有很大危害?其实,这些年,关于风力发电机带来的危害,大多体现在生态方面,比方说,有数据指明,美国平均每年,都会有10万多只路过风力发电机的鸟类,不幸死于风力发电机的叶轮之下,你可能会想到这些鸟类应该是在迁徙,有什么证据能表明罪魁祸首真的风力发电机呢?有人说,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力发电机站驻足这里后,它们就开始悄悄地消失不见了,也有人说,风电场的光源会吸引大量昆虫,导致一些夜间鸟类不明所以,也会来到这里,以致于它们在寻找猎物的时候,在这偌大的发电机里,将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表明,风电场区域里不适合鸟类栖息觅食,这些建筑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系统。
这么看来,确实能说风力发电机加速了濒危鸟类的灭绝之路,所以美国人时常因此发起抗议活动。
显然这些人并不知道,美国每年因高楼撞击而亡的鸟类超过5亿只,美国每年被猫击杀掉的鸟类数量超过1亿只,从因人类活动去世的鸟类来看,这其中死于风力发电机的占万分之一,这些庞大的数据让人看后感到触目惊心,但主观来说,风力发电机对鸟类的影响远没有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不过这只是风力发电机的危害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曾表明,风电场的风机在旋转的时候,也顺带让上层高温空气和下层低温空气发生了置换,他认为这种迹象增强了温室效应。
其实从风能的本身情况来看待这件事,风能会带动气流的转变是必然的,难道说风力发电机真的不该存在吗?从其它可再生能源来看,它们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可再生能源有着明显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大自然变化莫测的特点所致,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太阳能,它就没有办法在夜间产能;风能也很特殊,在一年里,风力和风向都存在变化,因此人们在用到风力发电的时候,尽可能会找一些能让它充分发挥实力的地方,一般来说,这些地方大多是盆地的进出口,一般来说,风力发电机安装选址的时候,一般都会避开人类赖以生存的区域。
这么看来,风力发电的存在多多少少有些问题,最重要的是,风能相对来说,它的可利率不算可观,举个例子,通常来说,一年中,人类可开发得到的风能有这么多(2.74X109MW),而这个数据中真正能利用到的风能约为2X107MW,你可能会觉得这看上还不错,但问题是,这跟水能相比,风能的这个数据,相当于水能的1/800,这种占比看上去显得十分糟糕,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还总结出,风力发电在太阳能转化的过程中,就只能让2%的数量转化为风能,这让人们感到十分失落,不过,好在现在随着风能转化技术的提升,美国仍然没放弃自身对风能的利用,而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就坐落在美国夏威夷群岛,我国也没有放弃风能方面的研究,原因就在于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它很环保,也很洁净。
综合来看,在全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的今天,似乎没有任何事情能够真正做到十全十美,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的确能看出,风力发电机对生态有着不利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这些影响能够被改善,例如有人就曾提案,人们可以用设计出让叶轮旋转时看上去很像是鹰眼的图案,让鸟类主动避开叶轮,从而降低它们的死亡率。
或者说,在风力发电方面,我们需要做到将风力发电机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让这项技术长久地发展下去,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被提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