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年报季,各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经营数据都披露出来了。
去年中报时发了《2021年中报11家垃圾发电上市公司经营数据对比》,大家可以看看半年的对比数据。
今年只列出上市公司中的行业前十名,像康恒环境、中节能等未上市公司没有披露经营数据,无法进入比较。
光大环保、上海环境、浙能锦江、粤丰环保、三峰环境、绿色动力、深圳能源、瀚蓝环境、伟明环保、海螺创业。
这十家的已运营产能均超过2万吨,在手产能基本都超过4万吨。
除光大环保外的9名产能差距都不大,竞争相当激烈。
当然十名外的城发环境、首创环境、北京控股、旺能环境等也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特别是城发环境,如果能吃下启迪所有产能,有机会冲击前十。
下面对单项作一个比较: 一、已运营产能 光大环保是光大环境旗下的环保能源板块,目前已运营产能125850吨/天,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
海螺创业的产能在今年爆发,自建的新产能大量投产,还收购了十个项目,一举进入前十。
粤丰环保从23140吨增加到35240吨,增长52.29%,算是高速增长的企业。
二、在建产能 最多还是光大环境,主要是二期扩建项目多。
优质项目有雄安2250、邵阳1000、邵东700、三亚600、乐山600、胶州1200、淮安500、儋州500、张家界800、天门1000等。
基本都是使用500吨以上的大炉排,这些全是百强县和地级市项目。
其次是深能环保,主要有西宁3000、大连2250、深圳光明1500、河源1200、武汉1100等。
全是大炉排项目,武汉二期使用1100吨超大炉排炉。
伟明环保在建项目规模都较小,数量是不少,大的主要是东阳1650、双鸭山1000、秦皇岛西900、永丰800、宁都800。
地区级项目太少,大炉排项目没有。
海螺创业的在建项目规模也比较小,都是300-500吨为主,但数量是相当的庞大。
优质点的是龙口市600、宿州500、清镇1000、呼和浩特750、沙河1000、无为500等。
大炉排使用很少。
绿色动力的在建项目规模都不错,主要是武汉二期1200吨、葫芦岛1000吨、恩施1200吨、朔州800、靖西800,全是400-600吨的炉排炉。
粤丰环保的在建项目包括上海宝山3000吨、泰州850吨、临汾800,筹建项目惠州仲恺1000、湛江750、茂名750。
基本都是400-850的大炉排,而且全是地级市项目。
三峰环境的在建项目超大炉排少,主要是吕梁1000、渭南750、荣昌区500,没有发达地区的项目,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瀚蓝的在筹建项目质量也还不错,有漳州西550、贵阳2250、桂平800、大连650、福清800、三水区1800吨,全是550-900吨的大炉排炉。
这些项目的效率会比较高,所在地的经济也还不错,漳州西和桂平差一点,但人口不少。
锦江环境和上海环境已基本没有在筹建产能了,相对以上八家已注定落伍了。
这里就不再列出数据了。
三、运营毛利率 2021年垃圾发电运营毛利率最高的还是伟明环保,达到66.55%。
光大环保、粤丰环保、绿色动力、海螺创业的毛利率都在57-60%之间,差不多。
三峰环境的毛利率偏低,只有48.14%,运营收入的确认有一定区别。
其他四家没有披露运营收入的毛利率。
从毛利率看,垃圾发电行业还是很赚钱的,不是其他公用事业股可以比的。
伟明环保能达到这么高的毛利,主要还是成本控制好,摊销少。
目前主要的投资现金流来自可转债,第三次可转债将推出。
财务成本很低,江浙地区的项目盈利能力强。
四、垃圾入库量 光大环保是遥遥领先,上海环境、浙能锦江、粤丰环保、三峰环境、绿色动力、深能环保入库垃圾均超过了1000万吨大关。
今年伟明环保的目标是入库量达到1000万吨,海创环保和瀚蓝环境是肯定会超过1000万吨了。
前十基本都能达到1000万吨的规模了。
五、产能利用率 前十中最高的是瀚蓝环境,因为2021年瀚蓝只投产一个项目,漳州北项目1000吨/天。
没有新项目的拖累产能利用率上升很快,深能环保也是这样的原因。
而如锦江环境因流化床炉问题产能利用率低下。
海创环保是大量新产能加上收购了大量项目,产能利用率低。
三峰环境的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人口流出地区较多,所以产能利用率一直不高。
正常情况下没有新产能投产,产能利用率可以达到近100%。
光大环保、上海环境、粤丰环保也是因大量新产能投产而拉低了产能利用率。
六、吨上网电量 吨上网电量最高的深能环保,主要得益于大量项目在两广和江浙粤,且大型项目多,超大型炉排占比高。
400度的吨上网电量在广东光电费收入就是0.65*280+0.45*120=236元,即使没有补贴,也是有180元的电费收入。
光大环保、上海环境、伟明环保、绿色动力的吨上网电量接近,粤丰和三峰环境的吨上网电量较高,这得益于单炉容量相对于其他几家更大。
三峰的平均单炉容量超过600吨,和康恒环境差不多。
项目分布、单项目产能、单炉容量都会影响吨上网电量,未来吨上网电量会越来越高,达到400度很正常。
七、发电上网率 这就是上网电量和发电量的比值,影响这项值的主要是自用电比例和协同处理项目。
三峰环境一直领先于行业,技术上有一定优势,协同处理偏少。
粤丰环保也达到86.77%,得益于吨发电量较高,吨发电量越高自用电比例越低。
深能环保是由于自身的环保要求很高,导致自用电比例较高,否则它应该是最高才正常。
深能环保的排放标准是所有企业中最高的。
锦江环保因为吨发电量低,所以上网率低也是很正常,都是流化床的坑。
八、吨垃圾运营收入 从这个值看,差距有点大。
三峰环境和瀚蓝环境差不多,这应该是会计方式不同的原因。
三峰应该是把电费收入+补贴+垃圾处理费算运营收入。
光大、绿动、粤丰等公司是把有保底的垃圾处理费算作金融资产,按贷款利率折算利息作财务收入计算,且上网电费是算除税后的收入。
从吨上网电量和平均吨垃圾处理费来算吨垃圾运营收入更合理。
九、在手产能 前十的在手产能基本都能达到5万吨左右,当然有很多所说的在手产能是不靠谱的。
而且在今年以后的产能盈利能力与2020年前的产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国补退坡。
下面再分析一下各个企业的情况: 1、光大环境,绝对龙头,2020年开始放缓扩张步伐,现在的在建项目没有去年、前年的一半。
2019-2021年投产的项目在未来释放出的盈利能力会非常可观。
光大的协同处理空间很大,上万吨的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产能,加上渗滤液、医废、污泥、粪便等,收入也能达到十亿级别。
年报内容参考《2021光大环境年报分析》新投产的项目太多了,所以产能利用率和吨上网电量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
吨垃圾收入偏低是和会计方式有关。
毛利率是从会议纪要中“运营收益毛利率40%”得出的,环保能源板块的运营收益是77.33亿港币,财务收益是34.92亿港币,财务收益毛利率100%。
2022年有11个垃圾发电项目投产,分别是雄安、邵阳、邵东、益阳西、天门、益阳北、张家界、三亚四期、乐山二期、儋州二期、陵水二期共计8900吨产能投产。
2、上海环境,老龙头,老项目质量还是很高的,都在大城市。
但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有限,独占上海大城市的情况下,对比深圳能源,吨上网电量并不高。
且多年未中标新项目(去年中了一个福建邵武),吃上海的老本为主,已经不再是成长股了。
如果能有高股息,也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上海环境的业务很杂,自已都不确定哪个为主营,对于垃圾发电板块的信息披露也不多,如运营收入、上网率、毛利率等都没有在年报中给出。
《超低估的垃圾发电标的----上海环境》 3、浙能锦江,落暮的巨头,因为以流化床为主要技术路线而错失了垃圾发电行业的发展机会。
开年就出售了四个项目给海创,产能减少中。
锦江的很多项目有供热服务,2021年供热293.6万吨,光供热收入就达到6亿左右。
这也是垃圾发电向热电联产转换的一个方向。
4、粤丰环保,民企动力大,近些年靠收购、合作和中标得到了不少优秀的项目。
目前也算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了,在吨上网电量、上网率、吨垃圾处理费上都是领先的。
参考《冷门却很优秀的粤丰环保》,2021年投产了大量新项目,多个项目都是下半年投产,所以产能利用率较低。
粤丰的垃圾处理费单价是几大全国性垃圾发电企业中最高的了。
东莞的1065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110元/吨;中山的327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90元/吨;惠州的100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110元/吨;上海宝山的300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200元以上/吨;来宾的100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95元/吨;陆丰的120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91.5元/吨;电白的150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89.5元/吨;韶关的700吨/天的产能,垃圾处理费是88.88元/吨。
80以上的还有湛江、兴义、北流、徐闻等项目,均价超过85元,远高于绿色动力、光大环境、伟明环保、瀚蓝环境、三峰环境等同行公司。
5、三峰环境,技术上有优势,但项目分布上有缺陷。
吨上网电量很高,但产能利用率太低,因为三峰的项目多在西部,人口流出地区垃圾增量少,且热值不高。
运营毛利率增长5.14个百分点,潜力还是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产能利用率问题,产能利用率上80%以上,毛利率就中以达到50%以上了。
参考《三峰环境2021上半年经营数据分析》 6、绿色动力,2021年没有获得一个新项目,筹建产能枯竭。
新产能产能利用率低,多地产能过剩,人口流入的城市只要等待,流出的城市是很难满产的。
供汽13.95万吨,已有五個项目成功拓展供汽业务2022年投产4个垃圾发电项目,分别是莱州、葫芦岛、朔州、恩施,三个地级市项目加一个百强县项目,共有产能4000吨。
2023年有武汉二期和靖西项目投产,共计2000吨。
参考《2021年绿色动力年报简评》 7、深圳能源,不以垃圾发电作为主业的企业,对于垃圾发电经营数据的披露不全。
但从利润上看,垃圾发电是其主要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