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辉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实习生 高胜美是啥“卡”住供电咽喉?要说当前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还是变电站容量不够,数量不足。
变电站跟拉闸限电怎么扯上关系的?还是得科普下,电到底是如何进入万千家庭的?从发电厂—输电网—变电站—配电网—用户,一共五个环节。
目前,省内城市新建变电站进度缓慢,现有的变电站又面临分布少、负荷结构差,配电网薄弱等问题,就像一个大手“卡”住了整个供电环节。
在用电高峰时段,为了保证满负荷运行的电网安全,最终只好选择拉闸限电了。
打个比方,就像一条公路,突然由四车道变为两车道。
车流一旦增大,变窄路段的通行能力就差了,从而影响整条道路。
同理,容量不足的变电站,就像那个“卡脖子”的路口,影响了整个电网的电力输送能力。
从而导致用电高峰时期,不能满足大伙儿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电能不能储存,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只能减小水电站发电量,造成“弃水”。
啥是“弃水”,为啥要“抛弃”它?一直都在说,“降电价、少弃水”,这降电价大家都懂,弃水呢?别乱猜,弃水可不是说“废弃”的水。
弃水,是指在水电站发电能力下可用来发电,但因各种原因导致实际未用于发电的水量,所弃水水量可发出的电量,就是弃水电量了。
根据统计方式,又能分为调峰弃水电量,和装机弃水电量。
据悉,造成弃水的原因主要是三类。
首当其冲的,就是外送通道建设和水电装机投产规模的不匹配。
四川水电主要靠三大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川渝交流输电线路外送至华东、华中地区,外送能力有限,同时省内中心城市变电站建设量相对不足,变电站容量不够,内需能力受限,就会导致弃水的出现。
其次,是外送需求和省外接纳的具体情况不匹配。
华东、华中以及省内部分城市既为了保障区域电网安全稳定,也为了维护火电企业发展,让部分靠近城市的火电机组发电,导致接纳水电的功率减少。
此外,水电发展与电力需求增长的不匹配。
由于电力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耗电企业减少,电力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供大于求,产生一定程度的弃水。
如何破解四川“弃水”难题?针对当前现状,主要采取“多用、送走、控产、统筹”措施。
具体来说,要发展绿色高载能企业,加快推进全川再电气化工程,实施电能替代工程。
加大外送通道建设,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把电力输送到全国各地。
同时,要适度控制水电发展规模,适度建设一些调节性能较好的大水库电站,同时清理取缔一批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小水电。
此外,还需呼吁国家层面,出台全国范围内消纳清洁能源配额制度,加大电力的产输销各个环节,以及风光火水各种电力类型的统筹调度力度,减少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