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大佬们纷纷公布了最新的四季度持仓,其中有最受中国投资者关注的高瓴资本和景林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和景林皆在四季度加仓了同一家公司——SEA Limited,这家公司更是景林资本海外持仓的的第二大重仓股。
SEA原名Garena,最早是东南亚的一家游戏公司,随着近些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迎来爆发,SEA开始转型经营东南亚电商平台,并从2014年开始陆续推出了AirPay的数字支付服务和手机购平台shopee(虾皮)。
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战略定位其实是东南亚的淘宝和支付宝。
但其实早在大佬入局之前,腾讯和阿里就已经嗅到了东南亚电商的商机。
2017年在上市前腾讯就入股了SEA这家公司,持股比例40%,腾讯也授权SEA在东南亚代理其热门游戏《英雄联盟》。
而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也以40亿美元强势控股东南亚第一大电商平台Lazada,持股比例为51%。
包括近些日子顺丰收购嘉里物流,把东南亚作为自己开拓国际业务的第一站。
各路大佬们纷纷入局东南亚,可以看出他们都相对比较看好东南亚线上化购物的趋势。
01需求侧:东南亚互联网市场未来需求潜力大东南亚地区共有,有11个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总计6.25亿人口。
根据2020年,谷歌、淡马锡、贝恩联合发布了2020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东南亚是目前全球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六国的网民数量超过4亿人,普及率已经超过了70%。
人数仅次于东亚和南亚,是全球第三。
同时由于COVID-19影响,东南亚人平均每天在互联网上花费时间达4.7小时,与我国相当。
行业增速:东南亚的电商领域的商品交易总额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淡马锡预计从2015年50亿美元,到2025年有望达到1720美元,年化复合增长率42.4%。
今年2021年已达到620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63%。
东南亚由于疫情期间企业停工带来的供给不足,消费逐步从线下转向了线上,在尝试过电商的方便快捷之后,更多的东南亚人逐渐接纳了在网络上进行消费。
从疫情前后的数据来看,东南亚的现金支付比例从48%减少至37%,而电子钱包的支付比例从18%上升至25%。
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的互联网与大部分国家不同,他们是直接跳过了PC时代,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的购物行为产生在移动互联网上。
02供给侧:电商需求增长与本地相关人才的缺失在2019年的谷歌报告中提到东南亚的六大关键发展障碍——互联网用户规模、投融资、消费者信任、支付、物流和人才。
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投融资已经逐渐被克服。
但消费者信任、物流、支付和人才还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
东南亚才刚刚进入互联网时代,相关人才其实是不足的,这就给了我们跨境电商很大的发展机会。
而由于市场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导致网络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的信任度不足。
再加上东南亚的地理环境相对复杂,物流公司实力相对不强,快递流通不畅,导致用户对于先付款模式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这种市场环境和我国00年代电子商务刚起步阶段非常相似。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用户更喜欢的付款方式是货到付款模式(COD)。
越南和菲律宾两国超过80%的商家提供货到付款服务。
03因地制宜才是关键:东南亚市场行为模式分析在东南亚最受欢迎的软件是facebook、Ins、tiktok等社交软件。
用户更愿意在这些社交软件上进行购物行为。
并且由于东南亚整体的地理环境复杂,各国语言、宗教文化和审美观各异。
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菲律宾则是东半球最多天主教徒的国家。
(你很难想象把穆斯林的衣服卖到天主教最多的国家去)在不同国家产品为迎合当地人的审美,需要设计完全不同的营销方案。
这就导致在东南亚以亚马逊为主的规模化运营电商很难取得像我国这样的发展。
与我国电商领域中心化的市场结构不同,在海外的电商市场一直是去中心化的。
2020年亚马逊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1.4%。
海外还有大量的交易行为是facebook、Ins等社交软件、以及一个个独立站上进行的。
独立站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先搭建一个网站,然后再到社交软件或搜索引擎上投放广告,引导用户进行点击并跳转到自己的网站页面上进行购物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建立一定的口碑,把买来的流量沉淀下来的话,可以说每一个独立站都有机会成长成为一个淘宝。
在中国做的最成功的独立站是SHEIN,一个成立于中国南京的公司,在美国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最受青少年喜爱的电商网站。
公司介绍吉宏股份全称:厦门吉宏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宏由包装印刷业务起家,孵化广告营销及跨境电商业务板块,吉宏股份于2017年成立子公司厦门吉客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转型切入国内外互联网电商领域。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