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一个核弹的制造价格是多少(核弹用了几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7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256
核心提示:之前讲了很多核武器的内容,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核武器威力大也好威力小也好,这种东西本质上还是一种军工产品。既然是一种“产品”那么就得有自己的保存条件和生命周期。很多人认为其他国家核武器保存成本过高导致很多国家裁减了自己的核武器库存数量,甚至还有人说世界上只有30枚氢弹在中国……在这章里面,我们就来好好地讨论一下核弹的寿命,并且会带着大家到核弹仓库里面溜达一圈。这只是核武器仓库的一角,后面继续说武器库咱们先说核弹的成本,首先要生产核弹需要从核材料入手。直接说下大家手里的“货”到底有多少:美国现在有武器级的铀

   

之前讲了很多核武器的内容,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核武器威力大也好威力小也好,这种东西本质上还是一种军工产品。
既然是一种“产品”那么就得有自己的保存条件和生命周期。
很多人认为其他国家核武器保存成本过高导致很多国家裁减了自己的核武器库存数量,甚至还有人说世界上只有30枚氢弹在中国……在这章里面,我们就来好好地讨论一下核弹的寿命,并且会带着大家到核弹仓库里面溜达一圈。
这只是核武器仓库的一角,后面继续说武器库咱们先说核弹的成本,首先要生产核弹需要从核材料入手。
直接说下大家手里的“货”到底有多少:美国现在有武器级的铀235原料600吨,俄罗斯有720吨。
对于钚这种材料是从核电站中生成的,美国每年武器级钚的产量有14.2吨而受限于核电站数量俄罗斯每年有1.2吨的钚产量。
如果用到组装原子弹上,一枚简单的铀弹仅仅需要不足16公斤的铀就可以组装完成;如果是钚弹,那么也仅仅需要4公斤多一点的钚就可以制造钚弹的核心。
制造钚核武器级的钚和铀通常会利用高频炉进行加热融化,形成钚核心。
上图其实就是一张加工钚核心的照片,当年对钚的加工甚至不需要戴防护用具。
钚的熔点只有639.4度,因此很容易加工成型。
钚核心在当年略显粗旷的加工过程中。
的确会带来原子弹品质的问题,但并不是因为加工工艺导致的原子弹失效,毕竟利用高频炉融化钚已经很“先进”了,早期曼哈顿计划中甚至在用模具直接浇铸钚核心的。
影响钚弹品质的最主要问题其实是杂质。
之前我们在讲原子弹的章节中提到了原子弹的材料钚-239是一种十分稳定的金属。
半衰期长达24000年之久。
但物理和数学上的理论如果直接放到工程学上就会出问题。
通常核武器所需要的钚是在核反应堆中制造的。
核反应堆是一个中子密集的环境,在核反应堆中生成钚-239的过程中还会有偶尔的一些钚-240产生。
这些钚-240其实就是在生成钚-239的过程中额外的又多捕获了一个中子所造成的。
钚-240就是影响原子弹寿命的杂质。
为啥?钚-240其实是一种稳定性很差的钚同位素。
半衰期只有6569年。
虽然相比很多半衰期几分钟甚至几秒种的放射性元素而言6000多年的半衰期还是够“稳定”的。
但是钚-240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钚-240并不是像很多元素衰变的时候放出a粒子,而是自发裂变,直接碎成更小的原子并释放出中子。
{!-- PGC_COLUMN --}这些中子往往会直接直接被钚-239继续捕获生成新的钚-240,这样周而复始就导致了钚核心内的钚-239快速消耗而失去效果。
从自发裂变上看每克钚-239每秒发生自发裂变0.022次,而每克钚-240每秒则会发生910次。
由于钚-240的存在则会像传染病一样使得钚核心在短时间内失效。
在早期的核武器生产过程中,由于钚-239和钚-240很难分离,因此早期的核武器寿命相对较短(大约为10-15年)。
但在60年以后,钚-239和240的分离工作取得了进展,现在在武器级钚内钚240的含量往往都低于7%(大部分维持在2.3%以下),因此就钚-240所带来的核心污染问题其实就已经解决了。
现在的核弹核心寿命基本上都超过百年以上。
氘化锂粉末对于核弹中的氢弹来说,其保存和维护费用就相对更低很多了。
如果读过氢弹的章节就应该知道目前氢弹内的聚变材料是氘化锂。
其中的氘是没有半衰期的,可以长久保存,其中的锂也是没有半衰期的也是可以长久保存的。
所以来说,氢弹的保存问题其实还是在其原子弹核心的钚核心如何保存好的关键点上。
基本上也由钚-239提纯的技术完美解决了。
当然了,这些也是“理论”数据,各国的核武器在“库存”保管的时候并不敢“理论上”认为能保存100年就100年的时间放在那里不管。
因此保存核武器还是在各国的议事日程上的。
世界上保存核武器有两股清流:一般的情况下苏联时期总是认为核大战时刻开打,因此苏联的做法是不断地加大核武器的生产,而对核武器的保存则是有一个遮蔽良好的仓库即可。
因此重点的苏联核武器仓库都是这样的:通常建立在坚固的水泥工事内,有的核武器仓库干脆就挖山洞(我们也是一样)。
在武器库内部会做成不同的隔间,不同的隔间内储存核弹头。
武器库还有一个简单的装卸大厅,会在这里将核武器装配到卡车上运输到相应的阵地中。
美国的核武器仓库最初和俄罗斯的设计相同。
美国早期核武器仓库往往是这种附带了伪装物的水泥结构仓库。
核弹仓库大门从外侧的一面装有防爆库门。
这种美国早期的核仓库往往会建设在美国相对偏僻的树林中,周围用多层次的高压电网进行阻隔。
核弹仓库隔离带后来由于核武器共享计划,美国将核武器也分派给很多北约成员国,这些北约成员国大多没有专门的核武器仓库。
于是就又出现了一些简易仓库设施。
在这些破房子里往往存储的是致命的核弹,到后来美国的一些战术核武器也采用了这样的存储方式:美国战术核武器仓库卫星图通常会规划出两列90度夹角排列的库房,同时会设立瞭望塔一遍遍对整体库房情况一目了然。
核武器仓库瞭望塔核武器库房其实核弹都很皮实耐操,即便是这样的保存环境核弹也是可以完好工作的。
库房内部:库房中的B-83核弹大部分核弹会安装在防滚弹架上。
至于将核弹运往需要使用的地方则需要使用——卡车!没错就是卡车。
全美的核武器仓库都在这个地图上了,调动核武器存储和部署基本上都会沿着标记出来的路线进行运输。
而运核武器的卡车则是特定颜色的核武器运输车这种颜色的核武器运载卡车很容易识别出来,并且仅仅在白天运送。
另外出于向盟国输送核武器的义务,美国对盟国的核武器也是“送货上门”的。
运输机货仓中的24枚B-61核弹通常采取的运输形式其实就是运输机。
在核弹没扔出去的时候就是“比较贵重的货物”。
等到了接受国,则直接摆放到常规武器库中:最近几年,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批下来了一笔1万亿美金的经费。
这些费用会用在30年的核武器保养和检测中。
美国也逐渐更新了自己的核弹检测流程。
NNSA利用质子透射摄像机可以对大型核弹内部结构和完好程度进行检测,这事就和拍CT差不多。
而对于小型核弹则使用测试台进行检测:基本上的说法就是美国的所有核弹都在可以随时使用的状态下。
虽然后期点检的工作才开展了不到5年,但是基本上看无论是早期的MK-21还是比较新的W88核弹也都没有什么寿命问题。
所以咱们还得重复下本章开头的说法——核弹是可以保存很久都可以直接使用的,而且保管费用其实很低廉。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