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为期四天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闭幕,国家电投在此次核工展上携多项硬“核”成果亮相。同日,在山东烟台、山东荣成分别举行了2020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中国山东核能(装备)产业发展推介会,一起去看看吧!
靓馆和靓仔 大堆牵小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国家电投这次带来了
哪些硬“核”成果
▼跟随镜头▼
走进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
核能综合利用
在山东烟台2020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上,国家电投还展示了核能供热商用项目。2019年供暖季,海阳核电为周边73个小区实现了核能供热,这是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项目,由此开启了我国核能多元运用的新局面。
▲国家电投在2020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上的展厅
因为疫情原因,本次展会前来参观的人数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但这并不妨碍那些忠实的“铁粉”前来参观,这些“铁粉”有在校的大学生、留学生,有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为我国核电事业奉献青春的退休职工,还有些是大学教授、科研院所工程师等,大家不仅是来看看,更多是询问,了解这些国之重器未来的发展情况。
10月15日,由威海市政府、山东省能源局、国家电投集团联合主办的国内首次“双循环”核能(装备)产业推介会——中国山东核能(装备)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国核示范举行。
▲推介会现场相关项目揭牌与签约
01
由国核示范电站与当地政府签约合作推进的核能供热项目,将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据了解,该项目在国内核电领域将首次尝试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低品位(压力小、温度低)抽汽供热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发电汽轮机的蒸汽进行充分的利用,减小换热温差、减少热量损失,进而提高供热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热源可靠性强,环保效益好的突出特点。
以“国和一号”单台机组为例,其供热最大覆盖面积可以达到1300万平方米,可以减少碳排放量130万吨。相较于传统供热方式,核能供热具有高安全性、高效率、绿色清洁等优势。
02
以“大管径超声波流量计”为例,它是一种用于测量核电站二回路冷却水流量的仪表,能够在高压力、大流量的运行环境下,仍然保持极高的测量精度,解决了其它仪表不能适应的强腐蚀性、非导电性、放射性的流量测量问题,从而为核电站反应堆热功率计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该仪表的研发应用将打破核电站关键核电仪表依赖进口采购的局面,提高我国三代核电设备国产化率。
此次核能产业推介会,共促成了9个创新创优项目的签约、挂牌,同时招引了5家企业在山东成立分公司,共签署了14份政企和企业间的合作协议,总投资金额达20亿元。
这些项目的落地是深化政企互动、实现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拓展阅读
国家电投作为我国三大核电投资建设运营商之一,承担着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的国家使命,拥有从研发设计、工程建设到运行服务在内的三代核电全产业链。目前,国家电投核电装机总量698万千瓦,拥有在运机组6台、在建机组4台,均为百万千瓦级以上核电站,以及一批前期厂址。全球首批4台AP1000机组已经全部投运,运行指标良好,今年上半年海阳1、2号机组完成首次换料大修;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已经研发完成,设备国产化率90%以上。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