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记者 魏博)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来到了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与乡亲们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
远眺德胜村,一排排光伏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这个小村庄冬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总书记的驻足。
在400千瓦村级电站旁,习近平察看设备安装运行状态,详细了解电站如何发挥惠农扶贫作用。
得知电站投入运营后,并网发电收入能让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习近平很高兴,希望把这种切实可行的事抓紧做起来。
德胜村是个贫困村,全村413户中有212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近两年,村里结合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化,引进光伏项目兴建集中式农光互补扶贫电站,努力推动精准脱贫。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介绍,光伏扶贫项目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不耗时,不耗力,村民们可以晒着太阳赚钱。
小小光伏板,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光亮和温暖,如何发挥精准扶贫的大作用呢?记者了解到,这个村级扶贫电站是由亿利资源集团投资建设的,采取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商业化投资,农民市场化参与”的合作机制。
电站投运后,可实现每人每年从发电中获得3000元收益、持续20年、精准脱贫2000人。
除了上面光伏板的发电收益之外,板下土地还可以由贫困户承包种植蔬菜、灌木苗圃等。
这样一来,电站既可让农户获得经常性收益,也可以解决当地就业,又可创造增补性收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策暖风下,我国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光伏扶贫工程也成为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对贫困地区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促进群众增收就业,改善农村用能条件。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在前期开展试点、光照条件较好的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保障280万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其他光照条件好的贫困地区可因地制宜推进实施。
近年来,国务院扶贫办大力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结合农业、林业开展多种“光伏+”应用,为贫困户提供周期长达25年左右的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