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能源+储能动力更足(新能源配置储能政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7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137
核心提示:【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两天前,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陆电子)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经理周新华,十分自信地向嘉宾推介该公司的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解决方案与服务。在各省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侧储能成为2020年主要增长极。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风储和光储招标规模超过370MW,达到去年全年投运的电化学储能装机总规模的一半多。其中,科陆电子不仅承接了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储能与并网实验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两天前,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陆电子)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经理周新华,十分自信地向嘉宾推介该公司的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解决方案与服务。
在各省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侧储能成为2020年主要增长极。
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风储和光储招标规模超过370MW,达到去年全年投运的电化学储能装机总规模的一半多。
其中,科陆电子不仅承接了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储能与并网实验室,还斩获了湖南、浙江、江苏等多个储能项目。
未来,风电和光伏将是国家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而风光的天然不稳定性,为储能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据券商研究报告, 从发电侧来估算,储能的市场规模有百亿级;从电网侧来估算,储能市场规模有千亿级;如果从用户侧来估算,市场将达到万亿级。
不过,尽管新能源侧储能带来了行业繁荣,而储能亦被笃定为未来新能源的标配,但面对正在经受平价拷问的投资主体——光伏和风电,储能行业从业者们有着十分清醒的认知: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推动行业降本,储能才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当我把电芯做到1万次左右的稳定平台后,整个储能系统的度电成本可以降到2毛钱或者2毛钱以下,再结合风光发电的度电成本,新能源发电度电成本才可以和现在的火电成本持平,甚至更加有优势。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下称亿纬动力)营销中心总经理陈翔如是考量。
新能源标配今年8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该公告称,“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侧重于电源基地开发,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统筹各类电源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积极探索“风光储一体化”,因地制宜开展“风光水储一体化”。
不同于此前12省发文要求“新能源配一定规模储能”,该文件的发布,从国家层面肯定了“新能源+储能”的官配身份。
在这个长达10余页的文件中,“保障消纳,合理配比”被着重提出。
在此次会议上,有知情人士亦透露,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能源规划中,储能或将主要扮演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角色。
这背后一个重要的逻辑是中国的能源转型和能源自主。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导致中国能源清洁化和自主度都不高。
“4年前,中国能源自给率几乎是零,现在是30%,“十四五”争取达到50%,到2030年达到75%-80%的能源自给,这要靠可再生能源。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在会上表示。
然而,可再生能源天然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注定新能源无法独自挑起能源转型和能源独立的大梁。
随着新能源比例的持续上升,电网调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截止到2019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有21个省份新能源发电成为第一、二大电源。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导致系统转动惯量下降,当系统大额功率缺失和频率波动时,极易导致新能源机组大规模脱网,引发连锁故障。
此外,进入2020年后,由于技术进步和新能源车市场的动荡,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成本正在快速下降。
“今年上半年,锂离子电化学储能电池成本大约下降了30%左右。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君生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开发商对储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最初,受各地政策影响,新能源开发商的对储能的关注点更多是为了“满足并网考核”,对储能系统的质量、性能等比较漠视。
这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但从如今的招标情况来看,新能源开发商们已经开始关注储能的全生命周期回报。
储能的招标要求亦越来越明确和清晰,比如用“交流侧放电能量”取代“系统安装能量”,“电池系统真实寿命”取代“电芯理论寿命”,同时对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开发商们不同的要求,储能行业开始思考,新能源侧到底需要怎样的储能?如何降本?“尽管储能前景光明,但目前储能并未真正爆发。
而所有储能行业需要做的是,主动作为、抱团推进。
“王君生对新能源侧储能的未来充满信心。
但他认为,只有当新能源和储能成本下降到与火电持平甚至更低时,新能源和储能才能配合得更为融洽。
当前,中国新能源主要包括光伏和风电。
其中,陆上风电和光伏已经基本达到平价水准。
以三北地区陆上风电为例,其度电成本已经基本可以做到0.35元以下,甚至可以做到0.2元,低于当地脱硫煤电价。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发布的《2020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当前,锂离子电池系统成本主要为1.3-1.7元/Wh。
这为新能源开发商们增加了不少负担。
在此背景下,压价和低价中标,几乎成为新能源侧储能的常态。
从招标公告来看,新能源侧储能的中标价格从年初的2元/Wh左右下降到1.5元/Wh左右。
后者,接近于成本价。
在新能源自身无法在短时期内降本的情况下,这一压力更多寄托在储能行业身上。
陈翔效命的亿纬动力专注于动力与储能市场,拥有电芯研发、系统集成等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电芯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一款电芯基本的研发费用超过2000万,因而,其在整个电池系统的成本占比相对较高。
陈翔认为,提升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是提升储能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储能专用锂电池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目标,主要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把电芯的循环寿命从1500次到3000次最后提升到8000次;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循环性能,提升到10000次,稳定后,整个储能系统的度电成本可降低至2毛钱或两毛钱以下。
再结合风光发电的度电成本,基本可以于火电持平。
当前,由于风电光伏等大多建设在三北地区,而由于本地消纳受限,三北地区部分新能源电力通过特高压送往电力需求旺盛的中国东南部。
亦因此,新能源侧储能的配备主要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在送端配备储能,其二是在受端配备储能。
这二者对储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其中,送端对储能的容量、快速充放电的能力要求更高。
基于此,周新华更加信奉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储能解决方案,才是目前新能源所需要配套的储能。
面对上千的嘉宾,他说,“我们是3MW的液冷项目,土地面积节省,电缆节省,集装箱节省,功率提升,能量密度提升,温控也只有原来的30%,现在一个40尺的柜子能够做到6MW以上的容量。
”百家争鸣中,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工程师曹建登上大会舞台,笑容略显憨厚的他,从容地讲述着VSG、黑启动、离网并切以及多机并联等技术。
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他表示,储能成本下降必须依托于各类应用技术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光伏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