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继4月13日三峡集团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签署达高达1212亿元风光产业链相关项目之后,4月20日,华电集团与内蒙古包头市签订了总投资258亿元的风电及就近消纳项目。
自投资红色预警解除之后内蒙古风电开发如同“开挂”一般,“吸睛”十足,一个个示范项目、风电大基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尖出来,仅2019年末2020年初批复的风电相关项目已接近10个。
然而,小编明明记得3月初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下发关于征求《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截止2019年底内蒙古风电已经超过“十三五”规划期末本地消纳规模27GW既定目标,原则上将不再安排新增的、需要国家补贴的本地消纳风电项目,将以跨省区外送的风电基地为重点。
甚至小编一度认为内蒙古当地要给自治区内风电大干快上“风电热”踩一踩刹车了。
但是貌似内蒙古风电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因此而打住。
仅4月份这两份大订单都令人咂舌,根据三峡集团这次的964亿元投资规划,风电建设规模说不定超过1000万千瓦,华电集团的风电及就近消纳项目虽投资金额虽不及三峡集团那样大的惊人,但也有258亿元,类比一下就可了解,京能电力签订5000MW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30亿元,国开新能源600兆瓦清洁能源开发项目总投资50亿元、通辽市现代能源“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90亿元,以此类推该项目规模也绝对惊人。
如此大的项目落地不是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文件不再安排新增的、需要国家补贴的本地消纳风电项目的文件精神相悖吗?事实上,据小编分析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三北地区风电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本地消纳问题,但似乎两个项目签约前似乎已考虑到消纳问题一个本就是外送风电基地项目,另一个则是就近消纳项目,该项目据小编判断可能是“能源项目+产业配套”产业可能是高耗能产业。
两个项目似乎也未悖离《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原则上将不再安排新增的、需要国家补贴的本地消纳风电项目,将以跨省区外送的风电基地为重点。
此外据小编观察2020年批复的风电项目和基地、与2019年的项目相比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2019年批复的风电大基地项目主要是以特高压外送和短途电力交易和消纳为主,比如阿拉善盟-上海庙、兴安盟、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基地三个项目,是通过上海庙至山东直流特高压,以及扎鲁特-青州直流特高压通道输送至山东进行消纳;乌兰察布600万千瓦平价大基地项目、内蒙乌兰察布市化德县200万千瓦风电扶贫平价基地项目、大唐呼和浩特6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平价项目将通过短途线路送到华北电网等区域进行电力交易及消纳。
另外这些项目还有显著的特点,多为平价基地或一些扶贫示范项目,其目的不言而喻是让这些资源条件良好、成本造价低的大基地成为平价上网的试验田。
而2020年新批复的项目虽然投资额度和规模虽然依旧很大,但与2019年有着明显的区别,风电项目的开发明显更为多元化,多为打捆项目,且源-网-荷-储类型的风电开发明显增多,像供热、制氢等本地消纳的新技术项目也涌现出来。
此外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如4月这两个项目,内蒙古在能源转型方面已经不满足只做一个远距离的能源输送端口,也想借自身具备的能源优势将更多的产业引进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