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安泰科技氢能(安泰科技氢燃料电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6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78
核心提示:近期,在深圳龙华区,美团携手安泰创明开启了氢能电动外卖车项目示范,其首个氢能外卖车商业化项目已经在在大浪街道顺利投运。燃料电池技术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很多,但是用在我们日常常见的外卖两轮车上比较少见。碳达峰不可或缺的新能源技术路线氢能,作为各方公认的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技术路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前。无论是效率较高的日韩系的燃料电池技术,还是成本较低的氢燃料内燃机,都有一定的市场。不过谁也不曾想到,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团外卖,也要为外卖小哥配置氢燃料电瓶车了。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有

   

近期,在深圳龙华区,美团携手安泰创明开启了氢能电动外卖车项目示范,其首个氢能外卖车商业化项目已经在在大浪街道顺利投运。
燃料电池技术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很多,但是用在我们日常常见的外卖两轮车上比较少见。
碳达峰不可或缺的新能源技术路线氢能,作为各方公认的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技术路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前。
无论是效率较高的日韩系的燃料电池技术,还是成本较低的氢燃料内燃机,都有一定的市场。
不过谁也不曾想到,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团外卖,也要为外卖小哥配置氢燃料电瓶车了。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有700万的外卖骑手。
如果全部替换成氢能电动车,市场本身的规模和容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使用氢能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真正实现零排放。
众所周知,国内电能供应更多还是以煤电为主,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利发电甚至核能占据的比例相对比较有限。
所以电动车即便车辆本身是零排放,但是在电能获取的环节上还是有不少碳排放的,更不要说燃煤电厂本身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和电能不同的是,氢能/燃料电池在能量的获取上和燃煤没有直接关系。
理论上来说,氢燃料电池系统是通过氢氧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能来驱动电动机运转,整个化学反应唯一的生成物就是水。
美团氢能外卖车怎么样?美团的氢能外卖车,主要由储氢瓶和燃料电池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中由安泰创明研发的两个1L固态储氢瓶隐藏在车架下管处。
未来当氢能用完后,骑手可以直接在附近便利店和超市购买氢瓶进行更换。
至于氢燃料电池系统则安装在坐垫下方,它是驱动两轮车前进的核心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包括电堆发电系统、控制系统、DC/DC 转换器等辅助系统。
从性能指标来看,这款氢能外卖车单次加满氢后,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20公里。
而一个外卖骑手平均每天的骑行里程也在100公里上下。
也就是说外卖骑手每天不用额外更换氢瓶。
在社会效益方面,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以每运行10000公里计算,氢能轻便型两轮车可比轻便型电动两轮车二氧化碳减排 225.4kg。
碳排放市场成为关键在乘用车领域推广燃料电池技术,遇到的两个最大难题就是燃料电池成本较高,且加氢站的布局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成本更低的氢内燃机技术则无法摆脱内燃机燃烧效率过低的弊端,对于整车续航里程会有不小的影响。
在美团的两轮氢能外卖车上,加氢站的问题可以不用考虑。
骑手从超市/便利店等场所就可以直接购买到氢瓶。
但是如何控制氢能外卖车的成本,成为这个项目能否推广的关键因素。
从美团这个项目来看,一方面应该是地方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补贴,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做一个前瞻研发项目。
前者政府必然有相关的预算,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项目落地。
后者对于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来说,从每年大笔的研发经费中拨出一小部分用作前瞻技术探索,也就合情合理。
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政府可以补贴一两个区,但很难把国内700万外卖电动车全部都包括进去。
而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对于需要大规模推广的项目,肯定会更加关注商业利益。
考虑到外卖电瓶车本身的成本就非常低,因此氢能外卖车要想在成本方面取得一定的优势,更多还是要依靠碳排放市场的建立。
一旦碳排放市场建立,发电厂本身会因为碳排放的成本压力提高商业用电的价格,而氢能的碳排放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这种情况下,氢能外卖车的性价比才会显现出来。
如果,国内一直没有一个成熟的碳排放市场,那氢能在国内的使用受到的掣肘依然会很大。
根据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龙华区还将推动氢能源在垃圾转运车、重卡等交通领域的的拓展应用。
以形成一整套的氢能项目的落地,成为整个大湾区的氢能示范应用平台,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从美团的角度来看,能否通过这次项目的契机,将氢能外卖车在全国推广开来,并将氢能外卖车上升为一个新的产业来打造,也将成为这个项目的后续看点。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