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华电国际:北极星电力网 了解到,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型的综合性能源公司之一,其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电厂,包括大型高效的燃煤燃气发 电机组及多项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及开发、建设及经营煤矿。
本集团下属电厂及公司地理位置优越,主要处于电力负荷中心或煤矿区域附近。
截 至本报告日,本集团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厂共计47家,控股总装机容量为38,093.3兆瓦,其中燃煤及燃气发电控股总装机容量共计34,051兆瓦, 水电、风电、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控股总装机容量共计4,042.3兆瓦。
本集团控参股煤矿企业共计16家,拥有煤炭资源储量约22亿吨,预 计拥有煤矿产能约1,000万吨╱年。
本公司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中国山东省济南市註册成立,于一九九九年六月叁十日,首次公开发行 了约14.31亿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于二零零五年二月叁日在中国境内成功发行了7.65亿股A股,并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一日完成非公开发行7.5亿股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于二零一二年七月叁日完成非公开发行6亿股A股,并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于二零一四年七月十八日完成非公开发行11.5亿股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于二零一四年七月叁十日完成非公开发行约 2.86亿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现有A股7,090,056,200股,约佔本公司目前总股本的80.50%;H股1,717,233,600 股,约佔本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9.50%。
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本集团职工总人数为24,399人。
二零一四年是本公司成立第二 十周年,上市第十五周年,本集团各项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了优秀的业绩,主要经营指标创出歷史新高。
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的财政年度内,本集团完 成发电量180.17百万兆瓦时,比二零一叁年度增长约2.69%;实现营业额约人民币677.82亿元,比二零一叁年度增长约2.62%;实现本公司股 东权益持有人应佔本年度利润约为人民币59.59亿元,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0.743元。
本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财政年度末 期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27元(含税)。
二零一四年,本集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安全评价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开展安全技 能培训和专业技术交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巩固。
本集团认真执行环保政策,加强环保设施运维管理,强化环保设施技改管理,完 成全部机组脱硝技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本集团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大力提升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机组整体优化和供热改造,供电煤耗完成 305.77克╱千瓦时,26台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竞赛中荣获优胜机组称号。
二零一四年,本集团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新建成投产项目装机容量 共计2,889.3兆瓦,其中清洁能源1,569.3兆瓦,佔比54.31%。
截至本报告日,本集团获得核准的发电机组共计8,168.6兆瓦。
本集团突 出发展重点,加大资源获取力度,加快项目前期推进,拓展了一批沿海沿江港电一体、煤炭富集区特高压外送火电项目,为后续发展储备了宝贵资源。
在本集团大力自主发展的同时,本集团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核心功能,密切跟踪资本市场动态,全面加强公司治理和规範运作。
二零一二年以 来,本集团效益水平持续提升,规模实力显着增强,经营发展得到了资本市场认可。
二零一四年,本集团股价涨幅创近年来新高,本集团结合资本市场形势和自身发 展需要,完成增发A股1,150,000,000股和H股286,205,600股,募集资金约人民币44亿元,有助于改善本集团资本结构,为今后快速持 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打下良好基础。
过去一年中,本集团所取得的业绩和荣誉有赖于各位股东的信任支持,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本人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本集团将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相对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公司,继续追求股东价值、员工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
业务回顾(1) 发电生产二 零一四年本集团完成发电量180.17百万兆瓦时,同比增长2.69%;完成上网电量168.74百万兆瓦时,同比增长2.67%。
本集团发电机组设备的 利用小时为4,912小时,其中燃煤发电机组利用小时完成5,381小时,供电煤耗为305.77克╱千瓦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营业额二 零一四年本集团全年实现营业额约人民币677.82亿元,比二零一叁年度增长约2.62%;其中售电收入约为人民币637.62亿元,比二零一叁年度增长 约2.58%;售热收入约为人民币29.89亿元,比二零一叁年度增长约0.89%;煤炭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0.31亿元,比二零一叁年度增长约 10.67%。
(3) 利润二零一四年本集团营业利润约为人民币147.23亿元,比二零一叁年度增长约17.93%,主要塬因是煤炭价格的下降及售电量的增长。
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年度之本公司股东权益持有人应佔本年度利润约为人民币59.59亿元,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0.743元。
(4) 新投产机组的装机容量:自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一五年叁月叁十日,本集团共投产2,889.3兆瓦发电机组:业务展望(1)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2015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GDP增速在7%左右,经济发展速度将由 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进入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国家将加强重大民生政策的实施,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重要领域改革,必将 激发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使能源企业从中受益。
从发电行业看,经济增速下降和产业结构优化导致电力弹性係数下降,电力需求增长放缓,发电利用小时将会呈现下降趋势,电量将继续保持低位增长。
从煤炭行业看,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环保刚性约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炭需求低迷,供给总量宽鬆,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电煤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运行。
从 资金市场看,融资环境相对宽鬆,资金成本进入下降通道,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公司未来的融资环境不会太紧,融资成本将进一步 下降。
根据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发电行业正处于景气週期并将持续一段时间,本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相对宽鬆,这为本公司持续提升效益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本集团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1. 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和发展风险2015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将略低于上一年。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电力需求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在新投产装机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会有下降的风险。
新 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即将启动,国家已经在深圳等地方推行电价、电量市场化改革试点,随着改革的推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新的电力市场竞争 将是资产结构、成本、可靠性等多方位的竞争,市场营销模式也将出现重大变化,这些都将对本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大 背景下,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预期已经凸显,电价有下降的风险。
面对上述风险,在未来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本公司将要牢牢把握行业景气的有利时 机,全力争取电量,提高市场佔有率,确保利用小时达到、超过「叁同」水平。
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持续提升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为本公司后续发展和应 对未来市场变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优化电源结构、降低能耗水平、提高机组可靠性、加强营销机制改革等方面持续努力,争取在电力体制改革中赢得先机。
把握电源 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把项目储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同时转变公司的发展模式,由自主发展为主转向自主发展与收购母公司资产良性互动并重的方式。
有 力推动本公司的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水平。
2. 环保风险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人们对清洁 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新的《环保法》重点治理大气雾霾,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对环保违法实行「零容忍」。
对发电行业来讲,环保投入将进一 步加大,环保设施运行面临着严格的监管要求。
对此,本公司将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把环保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规範环保设施运维管理,提高环保 设施投运率和效率,确保达标排放。
坚持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塬则,不断优化、细化技改路线,持续推进环保技改的实施。
中电国际:中电国际于二零零四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380),二零一四年标誌着本公司上市十周年。
本公司主要业务为 在中国开发、建设、拥有、经营和管理大型发电厂。
过去十年间,我们坚守发电为主业,发展战略清晰。
集团之权益装机容量、总发电量、盈利、总资产规模、市值 等均以倍数迅速增长,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知名能源骨干企业。
那么接下来北极星电力网小编带你从数据中回顾中电国际这十年。
十年业绩回顾二零一四年业务回顾二零一四年,本集团持续稳步推进发展的成就:燃 煤火电方面,大容量、高参数和环保型的机组优势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优势。
截至二零一四年底,本集团火电权益装机容量为12,030.6兆瓦,其中600兆瓦和1,000兆瓦的大机组,以容量计,比重超过80%。
平圩叁厂两台 1,000兆瓦项目,预计二零一五年投产。
贵州普安电厂两台660兆瓦项目,二零一五年二月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中电神头二期两台1,000兆 瓦项目,已取得发展的主要支持性文件,力争二零一五年核准。
有序推进大别山二期、平圩四期、姚孟电厂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
本集团将根据国家能源产业规划、 跨区域输电通道建设规划,积极储备发展优质大型火电项目的工作。
清洁能源方面,跨流域梯级开发水力发电管理持续优化,水火互济战略协同优势 不断提升。
截至二零一四年底,集团以五凌电力旗下之清洁能源权益装机容量达2,997.8兆瓦,有力改善了本集团的洁净能源产业结构。
托口电厂830兆瓦 全部投产,实现一个月内六台机组均顺利投产,创造了水电建设之新纪录。
集团的风电发展亦取得突破,窑坡山电厂36兆瓦亦顺利投产,而东岗岭电厂等容量合共 304.5兆瓦的多个风电项目亦已获得核准。
我们将继续推进新清洁能源项目之前期开发及工程建设工作,确保项目按期顺利投产,稳步提升本集团的清洁能源佔 比。
实践创新管理,提升盈利空间。
燃料管理不断完善,安徽等区域发电厂,实现内陆煤与市场煤的价格联动,形成内陆煤定价的新机制,有效降低燃料成本。
集团 整体单位燃料成本创上市以来最大降幅,同比下降16.15%。
河流梯级调度持续优化,五凌电力建成国内实际控制水力发电厂数量和机组台数最多的集控中心, 形成跨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调控的新模式,有效提高发电效益,扩大盈利空间。
全面完成环保减排任务。
截至二零一四年底,集团共完成叁台燃煤发 电机组综合节能升级改造,有效提升机组效能水準;完成四台燃煤发电机组脱硝改造,全年脱硝装置投运率达97.75%。
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进一步降低,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绩效均同比有效下降,保护了生态环境。
同时,本集团持续推进安全、健康、环保管理体系建设,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自 二零零四年十月,本集团成功上市以来,董事局和本公司全体员工,牢记责任使命,秉承「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发展承担责任」的承诺。
为股东、为社会谋划发 展空间,化解经营挑战,不断扩大资产规模和装机容量规模,不断优化产能源结构,着力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于过去十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营佳绩,开 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二零一四年,在列位股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坚定努力下,本集团再次刷新了经营业绩,全面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
发电量、售电量及利用小时二零一四年,本集团合併总发电量达到61,692,480兆瓦时,较上年度增长10.99%。
其中,火力、 水力及风力发电量分别为44,356,580兆瓦时、17,133,764兆瓦时及202,136兆瓦时。
而合併总售电量达到58,957,127兆瓦 时,较上年度增长11.67%。
其中,火力、水力及风力售电量分别为41,909,640兆瓦时、16,849,780兆瓦时及197,707兆瓦时。
二 零一四年,本集团火力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为4,431小时,较上年度下降567小时。
水力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为3,734小时,较上年度增加298小 时。
风力发电机组是首年全年营运,平均利用小时为1,939小时。
水力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大增是由于去年下半年度集团主要之水电厂所在地 — 贵州及湖南地区的雨水量充足,并同时得益于集团联合调度水力发电的有效流域管理。
火力发电机组利用小时降低,主要是由于(i)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用电需求下降,尤其直接受影响的是火电板块;(ii)集团火电厂所在的部分区域水力发电量大增;以及(iii)华东、华中区域夏季天气异常凉爽导致夏季用电高峰期需求减弱。
上网电价二 零一四年,本集团火电平均上网电价为人民币366.66元╱兆瓦时,较上年度降低人民币6.85元╱兆瓦时;水电平均上网电价为人民币295.95元╱兆 瓦时,较上年度提高人民币7.39元╱兆瓦时。
风力发电机组是首年全年营运,风电平均上网电价为人民币471.36元╱兆瓦时。
火电平均上 网电价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二零一叁年九月及二零一四年九月分别下调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然而于回顾年内集团若干火力发电厂获得当地 政府环保电价补贴,抵销了部份上网电价下调的不利影响。
水电平均上网电价上升,主要是上网售电单价较高之水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增加幅度较大,因而提高整体水 电平均上网电价。
单位燃料成本二零一四年,本集团火电业务的平均单位燃料成本约为每兆瓦时人民币189.50元,较上年度的 平均单位燃料成本每兆瓦时人民币226.00元下降约16.15%。
单位燃料成本下降主要是由于回顾年内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大容量机组节能优势显现令煤耗 降低,以及本集团致力强化煤炭价格管理。
单位燃料成本下降抵销了火电电价下调的不利影响,使本集团的火电业务边际利润提升及整体毛利改善。
本集团持续推动设备升级改造,降低煤耗;把握市场机遇,调整採购结构和库存;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热值、优化运行,以控制整体燃料成本。
供电煤耗本集团致力通过建设及收购大容量新火力发电机组,升级改造旧发电机组等措施,从而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二零一四年,本集团平均供电煤耗率为310.91克╱千瓦时,较上年度下降3.93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準煤170,000吨。
二零一四年经营业绩二零一四年,本集团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642,532,000元,较上年度增加约人民币367,140,000 元。
其中,火电业务为主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326,774,000元,而水电及风电业务为主的净利润则约为人民币1,315,758,000元,彼等 各自佔净利润总额的贡献比率为64%比36%(二零一叁年:50%比50%)。
与二零一叁年相比,净利润增加主要是由以下因素所致:? 总售电量较上年度增加6,161,972兆瓦时及水电平均上网电价较上年度上升,综合影响收入增加约人民币1,620,423,000元;? 煤炭价格及供电煤耗下降,推动售电单位燃料成本大幅下降人民币36.50元╱兆瓦时,节省经营开支约人民币1,064,631,000元;? 因部份电厂取得环保设备投资税务抵免及水电业务应课税利润减少(二零一叁年因出售一家水电厂录得一次性收益),税项支出减少约人民币298,451,000元;及? 一家联营公司新的大容量发电机组于二零一叁年底投产,应佔联营公司利润增加约人民币204,670,000元。
然而,于回顾年内部分利润增幅被下列各项因素抵销:? 因增加新发电机组数量,导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和维修与保养费用增加约人民币744,621,000元;? 因增加发电机组数量而增加员工人数,导致员工成本增加约人民币361,556,000元;? 财务费用增加约人民币854,346,000元,主要因为多个新发电机组投产,投产后相关的利息支出不再资本化而成为收益表上的财务费用,加上匯兑收益大 幅下降;二零一叁年出售一家抽水蓄能水电厂所产生的一次性收益人民币771,603,000元,而回顾年内并无重大出售收益。
收入本 集团的收入主要为售电收入。
二零一四年,本集团录得收入约人民币20,447,151,000元,较上年度的约人民币18,826,728,000元增加 8.61%。
收入增加主要是新投产及新收购之大型装机容量燃煤发电机组的新增贡献;新水力发电机组投产及于去年下半年期间贵州及湖南地区雨水量相当充足, 配合集团有效联合调度水力发电的流域管理效益,令水力发电量大增,加上水电平均上网电价较上年度上升所致。
分部资料本集团现 时达到香港财务报告準则第8号量化门槛要求的呈报分部被识别为「生产及销售火电」及「生产及销售水电」。
儘管「生产及销售风电」并未达到对呈报分部所要求 的量化门槛,由于营运总决策者视此分部为潜在增长业务,并预期其会逐渐为本集团未来的业绩作出更大的贡献,因而密切监察此分部,故此分部亦须予以独立呈 报。
经营成本本集团经营成本主要包括火力发电的煤炭燃料成本、发电机组及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开支、折旧与摊销、员工成本、消耗品及其他经营开支。
二 零一四年,本集团的经营成本约为人民币14,706,906,000元,较上年度的约人民币14,413,376,000元增加2.04%。
增加的主要塬 因是由于增加营运发电机组数量令折旧、员工成本和维修与保养开支增加。
而煤炭价格下跌及供电煤耗下降,则削减了燃料成本和抵销部份经营成本升幅。
燃料成本 为本集团最主要的经营成本。
二零一四年,本集团的燃料成本约为人民币7,941,928,000元,佔经营成本总额54.00%,并较上年度的约人民币 9,006,559,000元下降11.82%。
经营利润二零一四年,本集团的经营利润约为人民币5,889,793,000元,较上年度的经营利润约人民币5,181,565,000元增加13.67%。
财务费用二 零一四年,本集团的财务费用约为人民币2,366,120,000元,较上年度的约人民币1,511,774,000元增加56.51%。
财务费用增加主 要是由于(i)多个新发电机组投产,投产后相关的利息支出不再资本化而成为收益表上的财务费用,及(ii)若干外币借贷换算时产生的匯兑收益较上年度大幅 下降。
应佔联营公司业绩二零一四年,应佔联营公司利润约为人民币640,374,000元,较上年度的应佔利润约人民币 435,704,000元增加利润约人民币204,670,000元或46.98%。
利润上升主要是由于常熟电厂第二台1,000兆瓦新燃煤发电机组于二 零一叁年底投入商业营运。
应佔合营公司业绩二零一四年,应佔合营公司利润约为人民币86,270,000元,较上年度的应佔利润约人民币64,083,000元增加利润约人民币22,187,000元或34.62%。
利润上升主要是由于合营公司新塘电厂盈利贡献提高。
税项二 零一四年,本集团的税项支出约为人民币660,215,000元,较上年度的约人民币958,666,000元减少约人民币298,451,000元。
减 少的主要塬因是由于本集团部份附属公司获得投资税务抵免,以及水电业务税项支出较上年度下降,塬因为二零一叁年出售一家抽水蓄能水电厂获约人民币 771,603,000元之一次性收益。
本集团一家于二零一一年开业的附属公司享有两年所得税豁免以及随后叁年享有50%的所得税率宽减(即7.5%)直至二零一六年。
该公司亦享有优惠所得税率15%直至二零二零年。
截 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团两家附属公司获授予投资税务抵免(「税务抵免」),金额为人民币177,892,000元(二零一叁年:无), 其中人民币79,124,000元(二零一叁年:无)已用于抵免其税务支出。
税务抵免乃按本集团火力发电业务中使用的特定环境保护、节水节能、安全性优化 设备的购买价10%计算。
税务抵免于实现时会被确认为当期所得税减免。
税务抵免于当年的未使用部份可在不超过五年的时间内结转。
本公司股东应佔利润二零一四年,本公司股东应佔利润约为人民币2,765,886,000元,较上年度的约人民币2,289,888,000元增加约人民币475,998,000元,同比增长20.79%。
每股盈利及末期股息二 零一四年,本公司股东应佔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约为人民币0.42元(二零一叁年:人民币0.40元)和人民币0.38元(二零一叁年:人民币 0.35元)。
于二零一五年叁月十八日召开的董事局会议上,董事局建议派付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为每普通股人民币0.168元 (相等于0.2119港元,以中国人民银行于二零一五年叁月十八日公佈的匯率计算)(二零一叁年:每普通股人民币0.160元(相等于0.2025港 元)),根据于二零一五年叁月十八日(二零一叁年:二零一四年叁月十九日)发行的6,963,509,222股股份(二零一叁 年:6,438,999,357股股份)计算,合共人民币1,169,870,000元(相等于1,475,568,000港元)(二零一叁年:人民币 1,030,240,000元(相等于1,303,897,000港元))。
股本变动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年度,因转换可换股债券为本公司股份及行使股份认购权而发行新股份,令本公司股份数目与上年度比较增加501,965,703股。
根据于二零一四年叁月叁日生效之香港新的《公司条例》废除股份面值制度,于回顾年内,股份溢价约人民币5,801,913,000元已全数併入本公司股本内。
此外,本集团将继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煤炭丰富区及跨区域输煤、输电通道探索机会,以进一步拓展火电项目。
清洁能源方面,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及计划收购的水电、风电及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约为661兆瓦,主要分佈于四川、湖南、新彊及山西等资源丰富及集团具有优势的区域。
重大投资于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本集团拥有上海电力已发行股本的18.86%权益,其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本集团就上海电力的股权按「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核算。
于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本集团持有的相关股权的公平值约为人民币3,151,068,000元,较二零一叁年十二月叁十一日的增加 68.32%。
重大收购及出售于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七日,本集团与淮南矿业订立增资扩股协议。
据此协议,淮南矿业同意对本公司 一家全资拥有附属公司平圩叁厂之註册资本以现金人民币628,720,000元作出增资。
完成后,本公司于平圩叁厂之持股比例将由100%摊薄至扩大后之 註册资本60%,届时平圩叁厂的权益将分别由本公司拥有60%及由淮南矿业拥有40%。
截至本年报日期,该交易仍待相关政府部门审批,尚未完成。
有关详 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七日的公告。
回顾年内,本集团并无重大收购。
流动资金及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