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的CES大会上,来自荷兰的造车新势力Lightyear公布了第二款产品的原型车,该车亮相后立刻吸引了广大网友的注意,因为这款车的能源竟然是太阳能。
为了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全球汽车行业都进入了节能减排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
可我们也知道,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氢能源汽车,能源的制备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电力。
虽然我们有核电、风电、光伏、地热能等发电方案,但绝大多数电力依然来自火力发电,国内火力发电占比更是高达71.31%(2021年数据)。
图源:pixabay这些能源依然有一定的污染,只是比传统的燃油车环保一些。
因此,一些追求更加环保,且意图解决汽车充电难题的车企,决定研发太阳能汽车。
令人无语的是,CES刚刚过去一个月左右,这家来自荷兰的造车新势力居然破产了。
太阳能汽车现状,令人哭笑不得的车企们太阳能无疑是目前我们所能使用的最清洁的能源,仅仅是太阳能电池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水、废气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太阳能设备也不少,比如说常见的太阳能应急灯,几十元一个。
国内许多企业正在从事农村光伏发电,租赁农村居民家的屋顶,放置太阳能电池板,发的电则会卖给国家电网。
可以这么说,太阳能发电在中国已经非常成熟,而且相当常见,但想要将其应用在汽车领域,难度依然很高。
早在2013年,Lightyear公司的前身就发布了太阳能电动汽车Stella。
该公司正式成立后,于2019年发布了首款量产产品Lightyear 0的原型车,售价26.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8万元)。
图源:pixabayLightyear 0的车顶和引擎盖安装了大约5㎡太阳能电池板,为车内的电池组充电,理想状态下,总充电功率可达1.05kW,每日充入的电量足够行驶约70公里。
当然,该车也可以使用充电桩充电,电池总容量为60kWh,续航约为520公里。
因价格过于昂贵,Lightyear 0在停产之前,仅收到了150份订单。
可能是订单量太少,生产两个月之后,该公司近期已获得法院批准,暂停Lightyear 0车型的生产。
Lightyear 2发布后,该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量产,结果刚过去一个月,居然宣告破产。
这家公司分为三个部分,其中Atlas Technologies HoldingB.V.和Lightyear Layer B.V掌握知识产权,Atlas Technologies B.V.则负责产品生产,此次宣告倒闭的最为关键的Atlas Technologies B.V.部分。
虽然Lightyear表示,制造工厂破产是为了集中资源开发Lightyear 2,但汽车生产怎么可能离得开制造工厂。
Lightyear立下的flag是,2025年实现Lightyear 2量产,可看到现在这种情况,或许消费者更应该将希望寄托在其他车企身上。
没错,研发太阳能汽车的只是Lightyear一家。
图源:pixabay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巨头之一,丰田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似乎有点跑偏了,别人都在研究电动汽车,丰田却投入大量成本研发氢能源汽车。
事实上,丰田的研发范围非常广,包括太阳能汽车。
前段时间丰田发布了一款名为“bZ4X”的车型,就支持加装太阳能充电板。
只要加2万元,就可以为丰田bZ4X安装太阳能充电穹顶,官方宣称每年发电可以行驶1750公里。
按照丰田bZ4X百公里能耗约12度电计算,大约可以节省210度电,家用电通常每度0.5元左右,充电站大约1.5左右,即使按照1.5单价计算,每年也不过能节省315元,大约需要63年才能回本。
平均每天充电只能行驶不到5公里,我是不知道什么人会给汽车安装这种东西。
奔驰、标致、路特斯等车企,也在研发太阳能充电,可效果均不太理想,难道说科幻影视作品中的太阳能汽车,真的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太阳能汽车,究竟能否实现?想要实现纯粹的太阳能汽车,最重要的肯定是充电功率。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被称为“太阳常数”,每平米大约为1.353kW。
Lightyear 0能够铺设5㎡太阳能电池板,假设完全没有损耗,一个小时可以充入6.765度电,一天按照8个小时计算,可以充入约54度电,足够行驶450公里。
图源:pixabay然而这只是绝对理想状态下的数值,全天候光照强度相同,且没有能量损耗。
以Lightyear 0的数据计算,现阶段太阳能充电板每天仅能充入7~10度电,且这还是在相对理想的状态下,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基本充不进多少电。
哪怕即使上百年后,人类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充电板也不可能实现绝对无损耗发电。
因此,未来太阳能汽车不能成为驱动汽车的唯一动力,只能成为应急和补充手段。
比如说车子行驶在野外没电了,就可以使用太阳能充电,让车子有足够的能源行驶到最近的充电站。
更关键的是,即便太阳能汽车得以量产,也无法实现普及,因为太阳能汽车太贵了。
图源:pixabayLightyear公司发布的Lightyear 2价格比第一代亲民不少,仅需要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就可以购买。
问题在于,《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有车家庭中,81.4%的家庭汽车价格低于20万元。
即便未来太阳能汽车价格下降,但考虑到纯电动汽车的价格与太阳能汽车的价格,多掏几万、十几万元加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甚至可能会因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存在,挤压原有电池的空间,导致汽车整体续航下降,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综合来看,未来太阳能发电装置在企业领域有商用空间,但无法成为汽车唯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