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Jarvis(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短期内是汽车产业链重新布局及争夺话语权,长期才是能源安全和环保因素。
可以说能源安全和环保现阶段其实更适合当做目标,而非作用。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汽车产业链争夺话语权——老路追不上,直接开新路老路追不上众所周知,燃油车阶段的国产车属实拉胯,能在低端市场喝点汤的都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而且早期市场开放采用的所谓用市场换技术,实际看下来结果并不理想。
很多合资比如某汽、某汽和某汽,不仅没学到多少技术,而且这种躺着赚钱的模式进一步限制了国产的技术突破。
本就后发劣势导致三大件一直处在追赶状态,叠加绕不开外资品牌厚厚专利墙的情况下,三大件的追赶难度呈指数级增加。
这种情况下,国产燃油车想要追赶主流水平的进程有多拉胯,大家也都能看在眼里。
所以直接开新路在三电系统方面,咱们的布局时间可是完全不输国外了。
而且前些年的补贴大撒币,虽然出现了一些骗补的情况,但是现在看确实实打实培养起了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
时间来到2022,咱们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占据全球接近六成。
2022年1-3月的广义新能源汽车销量299万台,其中混合动力达到92万台,占比31.%。
世界新能源汽车中的商用车有6万台,新能源乘用车为主体。
2022年中国新能源占比世界新能源59%。
这张表格还能说明,现在国内不仅市场大,而且自主品牌的占比也在快速上升。
像比亚迪这种从比3万,直接干到比30万了。
而且外资里面,也有相当比例直接建厂在国内,而且可观的国产供应链占比。
应该说,单从产业链占比和话语权方面,新能源汽车确实已经和燃油车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而且由于新能源的环保属性,还能在舆论层面占据道德制高点,让国外无法攻击你的产业政策。
但这应该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最直接的作用,而另外两项其实还未明显开始起作用。
能源安全和环保---战未来现阶段其实各国能做到的都是汽车终端能源形式的新能源,而源头的新能源尚有距离。
其实现在大家无论怎么充电,其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