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古代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神魔小说, 在作者如缘妙笔下,天生石猴孙悟空拥有上天入地,七十二变得无数神通,除此之外,书中脑洞大开的描绘被认为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然而,当人们进入21世纪,却蓦然发现《西游记》中近乎荒诞的场景已经大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呢?就让我们看一看,被称为大圣的孙悟空被一一实现的神通法术吧。
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被科学家实现的那些神通为便于分门别类,将按照现代学科的发展领域逐一分析。
孙悟空从菩提祖师那里学会了筋斗云一、从孙悟空筋斗云神通到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出现《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孙悟空去找菩提祖师学艺,祖师却又传个口诀道:“这朵云,捻着诀,念动真言,攒紧了拳,将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这是菩提祖师第一次把筋斗云的神通传授给孙悟空。
孙悟空每个筋斗云的飞行距离是十万八千里在《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猪八戒问悟空西天之路的距离时,行者道:“这些路,若论二位贤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若论师父走,莫想,莫想!”根据孙悟空的回答计算翻腾筋斗云的飞行时间。
按照数量单位“遭”=次,一日按照半天计算,也就是12个小时,计算公式为12小时×60分钟/小时÷50次=14.8分钟,这是翻一个筋斗云需要的时间。
再推测出孙悟空的飞行速度=10800里×50次/12小时/3600秒=125里/秒=62.5公里/秒。
也就是22.5万公里/ 小时。
古人都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梦想,因此吴承恩提出了“筋斗云”的大胆假设。
1984年法国人罗伯特兄弟的人力飞艇与后来德国的齐柏林飞艇二百多年之后的1784年,一直对飞上蓝天梦寐以求的法国人罗伯特兄弟根据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原理,制造出第一艘人力飞艇,长15.6米,充氮气后可产生1000公斤的升力,这应该是第一代飞机的雏形。
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当欧洲的飞艇技术逐渐成熟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根据鸟儿飞行的原理,于1903年发明了完全受控,能够在空中翱翔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从此以后,像孙悟空那样在云雾中穿行,腾空而起不再是虚幻的神话。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以飞机为主体的空军得到了迅猛发展,直到冷战时期,世界上飞行高度最高,超音速飞行的隐形飞机出现。
而目前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高空侦察机速度也不到4500公里/小时,这与风驰电掣般的孙悟空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火箭的飞行速度超越飞机世界上第一艘现代火箭在1926年出现在马萨诸塞州的草原上,此后火箭在航天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它也成为超越飞机速度的飞行器,目前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北美X-15火箭,最高速度达到6.85马赫(7274千米/小时),再来和孙大圣的筋斗云比较,只有筋斗云速度的三十分之一,还是老孙胜出。
中国发行的航天飞机与宇航员邮票近年来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腾飞,载人航天飞船已经多次飞入太空,这也是地球上目前飞行速度之王的飞行器。
当年毛泽东诗词中“坐地日行八万里,仰天遥看一千河”的畅想已经实现。
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航天飞船是太阳神2号探测器,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5万英里,约为24万公里每小时,这也是第一个超过会翻筋斗云孙悟空的飞行器。
但是十分巧合,明朝的小说家是怎么推算出22.4万公里的速度,竟然和宇宙飞船24万公里这么接近呢?二、孙悟空分身术、真假孙悟空与基因克隆技术的出现孙悟空激战混世魔王,首次施出分身法神功《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孙悟空激战混世魔王,悟空见他凶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
真假美猴王是西游记的经典桥段《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竟然出现了两个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完全一样的孙悟空,书中描写“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径至珞珈山,打打骂骂,喊声不绝。
”当观音菩萨决定用念紧箍咒的方式分辨真假美猴王时:菩萨暗念真言,两个一齐喊疼,都抱着头,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无论是《三打白骨精》中的分身法还是《真假美猴王》中的六耳猕猴假悟空,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能否创造出另一个自己”的美好憧憬。
DNA的双螺旋结构人类遗传学综合了属于医学里面的生殖科学门类,数百年来科学家越来越注意基因技术的研究,而基因克隆则属于基因工程的上游工程。
也就是从生物体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只取目的基因或者人工合成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的DNA拼接,使重组体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和进行无性繁殖。
整个过程被称作基因克隆技术。
这门技术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使传统遗传学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利用基因复制技术,人们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濒危动物保护以及医学类别的生物制药、胚胎培育、试管婴儿等方面具有广泛发展前景。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与克隆马先后出现1996年7月,世界第一只无性繁殖的转基因羊多利也在英国诞生,这可是如假包换的“复制品”。
尽管如此,处于人类伦理学的传统认知,类似“真假美猴王”的例子将不会在人类世界出现。
但是,当人类掌握了基因克隆技术,通过基因测序研究,对于解决具有家族病史的遗传性疾病或者改变基因缺陷依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至少我们知道,复制这门技术将不仅仅应用于书画文物或者场景再现,随着科学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复活古代化石中的植物,世界真奇妙。
三、千里眼、顺风耳在无线电与通讯行业成为现实千里眼与顺风耳是具有特异功能的神仙《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玉帝不知道石猴孙悟空什么来历,询问众仙,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
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
”说明两位神仙具有穿越时空,隔物听音的神功。
四百年过去了,1935年2月,为了防御敌机攻击本土,英国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雷达实验,使用了BBC广播站发射的50米波长的常规无线电波,这些电波被接收设备接到显示器上,研究者看到了飞机上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回波。
雷达的组成部分有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等,作为一种尖端科技马上投入到军事领域,英国在二战时期建设的雷达防御网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战时期的雷达与现代发达的气象雷达因为雷达具有千里之外超越时空监测对方的神奇功能,因此它被称为“千里眼”,雷达战争也具有超视距空战的特点,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如今的雷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民航管制、气象预测、地形勘测与远洋航海等领域。
1975年6月人类第一次电话传送语音1975年6月,美国人贝尔和沃森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电话传送话音,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了第一部电话线路。
从此之后,人们通过电讯传输,使得千里传音成为现实,应该说,电话与手机的功效已经甩开顺风耳大神一条街。
1970年人类实现视频电话之后,手机视频变得不再遥远1970年,美铝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 Harper和匹兹堡市长使用新Picturephone Mod II参加了第一次商业视频会议电话。
此后在屏幕上面看到对方的影像已经不是异想天开的梦境。
随着同时代手机的诞生,通话与视频聊天变得越来越方便。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高空摄像卫星的出现,卫星甚至能够实现几万公里外的航拍摄像,现代科技的千里眼真是让古代的神仙自愧不如了。
孙大圣念着避水诀,跳入茫茫东海四、从孙悟空掌握避水诀到海洋中潜水服、潜水艇的问世《西游记》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西游记》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孙行者即驾云,径至西洋大海,按筋斗,捻了避水诀,分开波浪。
只有依靠避水咒,孙大圣才能在水中自由行走众所周知一般猴子是不会游泳的,但是吴承恩却赋予孙大圣下海遨游的神通,依靠的就是“避水诀”,只要念了口诀,可以保证如水不溺,在水下将水推开,分出一条道路自由行走,抵抗来自水压的阻力。
能够像鱼儿一样在水里翻波逐浪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自17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孜孜以求的研究可以长时间潜水的设备。
1878年的水下呼吸器,显得那样巨大而笨重1878年,英国的亨利·弗洛斯发明第一台用压缩氧气自给式水下呼吸器,成为第一位潜水员,此后潜水员可以摆脱对地面氧气的依赖,但这种设备十分笨重,造价高昂。
到了1952年,物理学家休·班德勒发明了现代潜水服,但是所用材料泡沫氯丁橡胶不十分耐久,后来更先进的材料如尼龙、氨纶莱卡使用了胶布粘合,潜水员终于摆脱重重困扰,在水中自由穿梭。
小说中的孙悟空在水中与妖怪打斗时,还要靠念避水咒维持法力。
而今天的潜水员依靠先进的潜水设备,不仅可以携带相机在实现水下摄影,还能够从事海底打捞、探险、搜救等高难度工作,看来最后实现水下遨游的不是避水诀,而是科技力量下的先进设备。
当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之后,无数科学家的潜心钻研,并且借鉴了仿生学中鱼鳔的工作原理,精心研制出“潜伏深海”的水下船只。
荷兰人发明的最早的潜艇17世纪初,荷兰科学家尼利斯-德雷尔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艘潜艇,此后被迅速应用于战争。
二战时期之后,潜艇被称为水下幽灵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潜艇迎来飞跃般的发展时期,由于可以携带鱼雷,甚至能够击沉战舰,因此潜艇又被称为水下幽灵。
这种水陆两栖的怪物同时具备鱼类水下潜伏的功能和船只高速航行的优势,比一比下海降妖的孙行者,真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了。
五、定身法在警方打击罪犯与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孙悟空施展定身法,把七仙女定在那里《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孙悟空准备拜托七仙女去参加蟠桃会,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
包括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为了摆脱后面的小妖们追击,经常使用定身法神功。
声波干扰器和激光眩目巡逻车近现代的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出“噪声弹”与“电击枪”等先进技术,成为警方防治暴徒的有效武器,利用子弹射击后瞬间产生的巨大声响使罪犯暂时性失聪,或被电击后瞬间麻醉而失去抵抗能力,这与定身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博物馆里的红外线警报网在英国与阿根廷爆发的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激光眩目器”曾经发挥巨大威力,令人头晕目眩,但因伤害人的视力被国际组织禁用。
应该说,随着激光与红外线技术的大量应用,它们组成的红外线警戒网同样具有定身法一样的效用。
六、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在现代镜像学的先进仪器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太上老君把齐天大圣推进八卦炉炼制仙丹,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
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刍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炼成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就像那英歌曲“雾里看花”说唱,谁不想有双不惧风沙,不怕黑夜的火眼金睛呢?20世纪30年代荷兰的霍尔斯特等人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它的出现标志着夜视技术的诞生,借助于夜视仪器,人类从此可以在黑暗环境中观察目标。
在夜视仪的世界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简单地说夜视技术就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低照度条件下观察的光电技术。
夜视技术基本上可分为红外和微光两个方面,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无论是水下还是空中,暗夜还是深井,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荷兰人列文虎克的显微镜素有风车之国的荷兰人确实厉害,早在16世纪末期,一位荷兰眼镜商亚斯·詹森和科学家汉斯·利伯希,利用两片透镜研究出简单的显微镜,此后他们的同胞亚麻商人列文虎克用于科学研究,用过显微镜的还有伟大的天文家伽利略。
显微镜的出现使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神器奥秘的微观世界,辨别真伪,研究微生物与鉴别、分析等等,从此无数的法医配备了先进的秘密武器,另外那些制造假币者迎来了鉴别真伪的试金石。
用于探索虚拟现实的VR眼镜与探测星空的天文望眼镜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明辨是非,看清妖精的本来面目。
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红外夜视仪能够使雷达在夜空中识别导弹与战机的运动轨迹;显微镜可以无限放大物体的细部组织;天文望眼镜可以探测数亿光年以外的太空;内窥镜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
可以说这些先进设备的威力丝毫不亚于孙大圣的火眼金睛,借助于VR眼镜,甚至可以臆想虚拟的世界,时代发展太快了。
七、孙行者呼风唤雨与气象领域人工降雨的形成孙行者呼风唤雨得益于与风神的老关系孙行者的金箍棒变成指挥棒,能够呼风唤雨《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行者道(孙悟空):“不是打你们,但看我这棍子往上一指,就要刮风。
”那风婆婆、巽二郎没口的答应道:“就放风!”“棍子第二指,就要布云。
”那推云童子、布雾郎君道:“就布云,就布云!”孙行者施出呼风唤雨神通后“这场雨,自辰时下起,只下到午时前后,下的那车迟城,里里外外,水漫了街衢。
”在这两回目中,降雨多少全靠龙王法术,风起云涌也是风婆婆、推云童子的专门业务。
《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那老龙在空中,渐渐低下乌云,直至皇宫之上,隐身潜象,伉一口津唾,遂化作甘霖。
那满朝官齐声喝彩道:“我主万千之喜!天公降下甘雨来也!”虽然刮风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看天吃饭的古代,降雨量的多少却是时刻牵挂着农民的心,呼风唤雨成为一种奢求。
人工降雨的形成原理四百年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可以根据云层的物理特性,当时机成熟时,利用飞机、火箭炮向云层发射或播撒干冰、盐粉或碘化银等催化剂,促使云层形成降雨或增大降雨(降雪)量,从而喜降甘霖,解决干旱问题。
1930年,人类第一次人工降雨由荷兰拉尔特教授取得,他将干冰运载到2500米高空,飞机航行过程中投撒了大约1/5吨的干冰碎块,清凉的雨水从天而降,人类“呼风唤雨”终于梦想成真。
风机的出现更早,我国商周时期已经发明风箱用于冶铸行业,北宋时期出现木风扇,明代时出现了用牛皮制作的鼓风设备,也许是吴承恩创作小说时的灵感